【一家之言】 “沒準兒”的常識
常識是個變量,必須一樁一樁地確定。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黃滟淇
常識是個變量,必須一樁一樁地確定。
“常識”一詞,清末已經流行。那時人們用這個概念,關注的是教育普及與通俗化;今天的通行用法,則主要偏重于對一種健全的政治、社會與人生態度的認可。不過,當年章太炎曾寫過一篇《常識與教育》,其中講的一些道理,卻是到今天也還適用的。
文章開宗明義:“現在有許多人說:教育的第一步,就是使人有常識。我說這句話是最不錯!只可惜他們并不曉得什么是常識。”在章太炎看來,常識是一個“變量”。
首先,各人有各人的事業,就有不同的常識。讀書人對書本知道得多些,其他就懂得很少,不及農工商。“本來士人原是閑民,閑民既然沒有事,有空兒去求知識,知識本來應該比農人工人商人富一點。但現在也不過一有一無,照這樣看來,就最下級的常識,也是無邊,難得理會許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