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富人稅”到“國民稅” 個稅改革難在何處?

“如何尋找一個最大公約數,這是個稅改革的一個重點?!?/blockquote>

責任編輯:馮禹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沈欣悅 邢佳慧

一些企業高管宣布不拿或者少拿工資,而將自己的收入轉移到股息分紅上,避免高工資所帶來的高稅負。(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3月23日《南方周末》)

因為牽一發而動全身,涉及利益群體極廣,過去20年里,個稅改革一直是社會關注熱點。

“如何尋找一個最大公約數,這是個稅改革的一個重點。”

2017年3月20日,國務院公布的《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的通知》中,個人所得稅法修訂未被列入22個“力爭年內完成”的立法項目。

這意味著備受關注的本輪財稅改革的重頭戲——個人所得稅(下稱“個稅”)改革,今年不大可能正式實施。

在2017年全國兩會上,新任財政部部長肖捷在答記者問時,并未透露個稅改革正式實施的具體時間,只是強調了當前個稅改革需要成熟的社會配套條件,比如掌握納稅人的涉稅信息。在2016年的國務院立法計劃中,個稅法(修訂)被列入研究項目,由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起草。

肖捷還表示,目前個稅改革方案正在研究設計和論證中,未來將綜合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等按年匯總納稅,同時對財產轉讓所得繼續實行分類征收,并考慮增加教育支出等專項抵扣。

這也符合1996年以來的“分類與綜合相結合”的個稅改革方向,但是這一縱跨四個“五年計劃”的稅改,始終沒有能邁出實質性步伐。

過去20年間,個稅法歷經六次修改,除了三次調整工資、薪金所得的減除標準外,還有兩次是針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的征收問題,一次是針對個體工商業戶主經營所得的扣除標準,兩次是關于納稅申報。

2013年前后,財政部曾成立幾個稅種改革的專家小組,時任湖北省地稅局局長許建國教授曾受聘為財政部稅政司個稅改革專家小組成員。他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財政部一直在抓緊研究制定具體的個稅改革方案。今年這個方案沒能在兩會期間亮相,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這么多年都在提個稅改革,專家學者給了不少建議,主管官員也都講了很多,甚至連具體的方案都有了,為什么始終難產呢?”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也感到不解。

理論儲備已20年,互聯網技術也已高度發達,今天個稅改革早已具備了相應的條件。只是這一項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涉及利益群體極廣,使得它在過去的20年里,一直在傳統的分類制中難以突破。

最近幾年經濟下行壓力大,個稅改革現在推的阻力可能會更大。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個稅改革越往后越被動。”

提高起征點的尷尬

“如果真要在起征點上面做文章,就需要重新修訂個稅法,將決定起征點的權力交給地方。”

3月13日這天晚上,格力電器公關部的工作人員群發了一份郵件,郵件的內容是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女士的兩會議案,其中一個建議是將個人工資、薪金所得的起征點從現在的3500元提高至5000元。

從1994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