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至少十名環保人士突然離去 環保逝者
他們離開的這年冬天,因為北京藍天常在,被稱為無霾之冬。
責任編輯:汪韜
馬占芳去世一個月后,他的辦公桌還保留著原樣。
(本文首發于2018年1月11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2017年,至少十名環保人士突然離去 環保逝者》)
心梗、心臟病突發、腦溢血……2017年,環保一線至少有10人突發疾病去世。他們基本上是“老環保”,其中約半數為環境監察人員,不乏隊長、局長和廳長。
這些環保人的離去不是沒有先兆。但“有問題扛一扛”,似乎成為環保人去世前的常態。
他們離開的這年冬天,因為北京藍天常在,被稱為無霾之冬。
在父親去世后第34天,女兒馬小童才說起一直瞞著他的秘密:
父親馬占芳是北京市懷柔區環保局環境監察大隊二隊副隊長。兩年前,馬小童被父親說服,以編外身份進入環保系統工作。但自己的孩子還小,環保工作壓力又太大,她幾度想離開這個崗位,都被母親攔下,也從未和父親說起。
小童從未想到,先離開崗位的居然是干了三十多年環保的父親。2017年11月17日清晨,50歲的馬占芳突發心梗。去世時,上衣口袋還裝著正要參加的防治沙塵督促會材料。
心梗、心臟病突發、腦溢血……據南方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2017年,環保一線有至少10人突發疾病去世。他們基本上都是老環保人,其中約半數為一線環境監察人員,不乏隊長、局長和廳長。
他們離開的這年冬天,因為北京藍天常在,被稱為無霾之冬。
仿佛只是暫時離開
馬占芳是在家里去世的。位于懷柔城東的王化村,也是他和妻子趙淑媛一起長大的地方。
2017年12月末,室外溫度已達零下,趕上北京清潔取暖,王化村尚未改造,取暖只能靠一臺掛式空調,人在屋里待上一會兒便手腳發僵。妻子執意在陰冷的老房子里為馬占芳守完百天,“我總相信,他還會回來”。
馬小童也把一歲的女兒托給婆婆,自己陪母親一起守著。
馬占芳走得太突然了。2017年11月17日清晨7點30分,和往常一樣,馬占芳梳洗完畢正準備去單位,參加轄區施工工地揚塵治理的培訓會,他還特意叮囑同事收集些在建工地的營業執照和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以便掌握更多工地情況。
趙淑媛忽然發現丈夫倒在床上。隨后,馬占芳被送往醫院,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搶救無效。
馬占芳去世的一個月后,2017年12月20日,他的辦公室還保持著原樣,執法帽工工整整地放著,桌上是記得密密麻麻的筆記本和未處理的文件,他仿佛只是暫時離開,隨時還會回來。
懷柔地形南北狹長,馬占芳所在的二隊管轄范圍在北五鎮,最北是北京人踏青、看紅葉的喇叭溝門,從這里到懷柔城區直線距離80公里,去檢查一趟走山路來回200多公里,沒有專職司機,司機就是馬占芳自己。
2017年5月,“一帶一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