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官被錯告,找誰撐腰 長沙首次公開為遭不實舉報的干部正名
“有人利用反腐敗的機會對干部誣告陷害,紀委為沒有問題的干部正名很有現實針對性。如果不公開正名,那些人會一直告下去,公開了,他們就發現沒戲了?!?/blockquote>責任編輯:錢昊平 助理編輯 溫翠玲
長沙市紀委為7名被錯告的干部公開正名。
(本文首發于2018年8月30日《南方周末》)
“有人利用反腐敗的機會對干部誣告陷害,紀委為沒有問題的干部正名很有現實針對性。如果不公開正名,那些人會一直告下去,公開了,他們就發現沒戲了。”
莊德水認為,被正名干部一旦被公開通報后就難有退路,以后如果查出問題,紀委就可能被動。
因為一個罕有的動作,長沙市紀委最近“火”了。
2018年8月15日,長沙市紀委發布一份文件,按慣例通報7起“典型案例”。不過,與以往通報黨員干部違紀違法案例不同,這次是專門為受到不實舉報的7名干部“正名”。
通報內容頗為詳盡,干部的職務、全名以及所受不實舉報的大致經過、紀委調查后的認定和表態等均予以披露,文件末尾還注明“此件公開發布”。
同日,長沙市紀委官方網站“廉潔長沙”和同名微信公眾號上,也刊出了文件全文。
長沙市紀委此舉被認為“開創了為擔當者撐腰的一種典范”。中紀委網站發表評論,肯定了長沙市紀委的做法,稱其“及時為受到不實舉報的干部澄清正名,贏得了干部群眾一片叫好”。
為何要為干部公開正名?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長沙市紀委書記、監察委主任蔡亭英表示,為受到不實舉報的干部澄清正名,是紀檢監察工作的職責所在、擔當所在,“對有問題的干部不能放過,但對沒問題的干部也不能耽誤”。
低調的被“正名”者
長沙市紀委發布通報的次日,8月16日,長沙市委機關報《長沙晚報》就在二版顯要位置刊出文件全文,標題是《引導黨員干部在新時代展示新擔當新作為》。
巧的是,7個典型案例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長沙晚報社黨委書記、社長李鵬飛被錯告案,李鵬飛是此次被通報的干部中級別最高的一個。
2016年,李鵬飛從長沙市網信辦主任位置上調任現職。通報稱,2018年4月,他被人實名舉報“新官不理舊事”,違規瀆職致使晚報大酒店倒閉,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
“舉報不實”,紀委調查后給出的結果是,李鵬飛在處理相關事項中,不僅沒有造成國有資產損失,相反“確保了國有資產收益”。紀委認為李“堅持原則,頂住壓力,堅持黨委集體研究決策,并及時向主管部門請示匯報,沒有違紀違規問題”。
南方周末記者提出采訪請求后,被李鵬飛以出差為由婉拒。據長沙晚報社黨辦負責人介紹,晚報大酒店承包糾紛是非很清楚,法院早有相關判決,但舉報人非常“執著”,一直在告,即使在紀委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