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觀者花總:掙脫那個名為“英雄”的殼

《杯子的秘密》發出后,花總回福州避風頭,住宿的過程“像做賊一樣”,陳龍耀幫他預訂辦手續,他進門后直奔房間,避免接觸酒店工作人員。

余飛則拜訪了他的父母,臨走時,叔叔阿姨將他送到樓下,叫他有空勸勸吳東,不要再去做這些事,安安穩穩地生活。

責任編輯:吳筱羽

《杯子的秘密》之后,到任何酒店,花總都會被認出來。(武毅/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1月24日《南方周末》)

《杯子的秘密》發出后,花總回福州避風頭,住宿的過程“像做賊一樣”,陳龍耀幫他預訂辦手續,他進門后直奔房間,避免接觸酒店工作人員。

余飛則拜訪了他的父母,臨走時,叔叔阿姨將他送到樓下,叫他有空勸勸吳東,不要再去做這些事,安安穩穩地生活。

“我都快被那篇洗稿文搞得抓狂了。”本以為,2018年那場五星級酒店杯子風波將隨時間平靜下來,結果有一天,知名網友花總驚恐地發現,朋友圈里有七八十人轉發了同一篇關于自己的文章。

在文中,他成了英雄。他募捐,支教,臥底,鑒表,寫《裝腔指南》,扒皮“世奢會”,揭露酒店衛生亂象,做著“有益于社會卻討不到半點好處的人”。

2018年11月14日發布的偷拍五星級酒店客房衛生的視頻《杯子的秘密》,讓花總的微信好友人數破了千。一些朋友開始寫文章回憶他的過往,“就感覺這人已經掛掉了一樣”。越來越多自媒體以他為主人公,加工他的事跡,轉換為十萬加的點擊。

四十歲這年,花總沒能不惑,反而遭遇了一次更嚴重的“人設”(人物設定)桎梏,讓自己陷入迷茫。

“我說那不是我,那誰是我?”網絡和現實的邊界再一次被打穿,大眾眼中的花總,親友眼中的吳東和真實的他相互碰撞,人物性格更多的是全然不同。

時無英雄,于是人們將他困在一個名為“英雄”的殼里,而他想掙脫。

被打穿的保護殼

花總被“特殊對待”了。

2019年新年過后,他和朋友在北京一家酒店餐廳吃飯,后廚拿著醬油瓶繞出來,服務員抹著隔壁的桌子。兩人用餐,五六個工作人員站在不同角落忙碌。他意識到,他們是“看熱鬧來了”。

入住的客房放著一罐餅干,他吃了幾塊,第二天罐子馬上被補滿。床上擺著軟枕頭——他的睡眠喜好被專門記錄下來。如今到任何酒店,他都會被認出來。

一個超過2000天以酒店為家的人,理應被當作“消費者”,卻被定義成了“暗訪者”。

跟絕大部分中國網民一樣,吳東小心翼翼地躲在自己的ID“花總丟了金箍棒”背后,以此作為保護殼。但在幾次“英雄事跡”后,花總躲不過去了。

如今他成天躲在自己的微博小號背后賣萌,試圖消解大號的苦大仇深。事實上,兩個號的人設都無法體現真實的他。

他常用小號搜索自己的ID,又對細節耿耿于懷。100條評論里,哪怕有98條好評,他也會更在意余下兩條惡評。他介意被說“自我炒作”,也介意被當作“虛偽冷漠的上等人維權先鋒”。

網絡和現實的邊界第一次被打穿,是在七年前的新周刊新銳榜頒獎典禮。

臺下嘉賓里坐著一名戴著口罩的怪客,主持人華少念出獲獎者的名字——吳東。真名在毫無預料的情況下被暴露在大眾面前,他不知所措。登臺的剎那,他想,既然名字都被公布了,樣子也沒必要藏了,于是摘掉了口罩。

拿獎一幕被鏡頭捕捉下來,他右手握著獎杯,扭頭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