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來拯救你們,“三和大神”?
三和大神親身感受、親眼看到、內心認同的,卻是新秩序。家鄉的熟人社會不僅無趣,而且正在瓦解,他們不想回也回不去了。而在燈紅酒綠的異鄉,雖然身處其中,但周圍的一切都與他們無關。他們自憐自卑,逃避現實,打開虛擬世界的潘多拉魔盒,在空洞虛幻中迷失,與同道中人結伴墮落、聊以慰藉。
責任編輯:陳斌
東莞某地的零工們蹲守在路邊,一位散工的孩子也蹲在路邊玩耍。
三和大神親身感受、親眼看到、內心認同的,卻是新秩序。家鄉的熟人社會不僅無趣,而且正在瓦解,他們不想回也回不去了。而在燈紅酒綠的異鄉,雖然身處其中,但周圍的一切都與他們無關。他們自憐自卑,逃避現實,打開虛擬世界的潘多拉魔盒,在空洞虛幻中迷失,與同道中人結伴墮落、聊以慰藉。
什么是“社畜”?聽說過“三和大神”嗎?人們從網絡世界提煉出這些新詞,以解釋趨于復雜的社會結構。
“三和大神”原指聚集于深圳三和人才市場一帶,打低端日結零工,干一天玩兩三天的游民;后來泛指采取這類生活方式的所有人。
三和大神們普遍年齡不大,出身貧寒,受教育程度低,無一技之長;卻都熟悉互聯網,樂此不疲,甚至網癮深重。
他們有著相似的身世命運,在異鄉產生群聚效應,形成一套價值共識,進而拓延至線上,創造出成體系的亞文化符號,以群體之名自封“大神”。不吝于自嘲,并被外界嘲諷,五味雜陳,冷暖自知。
三和大神作為一個群體,顛覆了大多數人的代際想象:都說85后90后嬌生慣養、飯來張口,想不到在十八線以外的世界,卻走出了這么一群人,他們不啃老(無老可啃),背井離鄉,闖入一線城市的邊緣,自力更生。
一般而言,農民工進城后,無非進廠站店,搬磚扛貨,955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