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雙甲子回眸
冰心曾在1932年出版《冰心全集》在雙清別墅寫作長序的時候,回應過對自己的種種誤讀和對“愛的哲學”的批評?!拔抑牢业娜觞c,也知我的長處。我不是一個有學問的人,也沒有噴溢的情感,然而我有堅定的信仰和深厚的同情?!?/blockquote>責任編輯:劉悠翔
1992年,冰心在北京家中與貓在一起。
假如我是個作家/我只愿我的作品/在人間不露光芒/沒個人聽聞/沒個人念誦/只我自己憂愁,快樂/或是獨對無限的自然/能以自由抒寫/當我積壓的思想發落到紙上/這時我便要流下快樂之淚了!
——冰心
“我所說的,你們都會如實報道嗎?”接受采訪前,冰心的小女兒吳青首先拋出這個問題,“我母親一輩子講真話,你們新聞媒體更是要講真話?!?/p>
整個疫情中,吳青最懷念的人是母親。母親去世前一年,還在關心當年洪災的狀況。她的筆觸曾描繪人類共同的痛苦和歡樂,期望與救贖,這點到今天更顯珍貴。
從19歲登上文壇到2019年,冰心成名已經一百年。百年間,在歷史書寫中留下姓名的女性寥寥。但在新文學初創期的中國文學版圖上,冰心卻是無法跨越的。中國文學史中,隱匿著太多無聲的女性,能夠為自己書寫的女性是稀缺的,也是寶貴的。
作家冰心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帶著文化界對新女性的期待登上文壇的。她少年成名,32歲時已經出版了自己的“全集”。她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受到了極高的贊譽,這在那個女性聲音幾乎被遮蔽的時代是極其罕見的。
女性文學的重要研究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莉認為,將冰心叫做“文壇祖母”是恰如其分的,在冰心最負盛名的時代,她寫的每一部小說都會立刻被學生改編搬上話劇舞臺,她影響了一代代青年作家的成長。冰心以今天的眼光看就是一位“新媒體”作家,她在“新文化運動”的陣地《晨報》成名,以嶄新的新女性姿態來介入對社會問題的討論,在文壇一出場就讓人耳目一新,占據了重要的位置。
青年巴金是冰心的忠實讀者,他說,“過去我們都是孤寂的孩子,從她的作品那里我們得到了不少的溫暖和安慰。我們知道了愛星,愛海,而且我們從那些親切而美麗的語句里重溫了我們永久失去了的母愛?!?/p>
“文革”期間冰心被組織派去在作協四樓打掃廁所,掃了三年半,除了偶爾有好事之徒上去看看,她總是孤獨一人。一位從海南島來的讀者特意走上四樓,告訴她:“冰心你是好人,對我影響很大?!眮碜阅吧擞赂业纳埔?,從側面證明了冰心文學的巨大作用:她讓人不畏懼極端年代的恐怖,敢于堅守愛和真的價值。
這位和20世紀同歲的作家,她對自己的苦難總是選擇緘默。吳青回憶,1950年代,家里一下出了三個“右派”,其中的壓力可想而知?!拔母铩敝写蠹译x散在各地,但再重逢,誰都不提自己的遭遇。
在時局動蕩的年代里,冰心以看似簡單的觀念“有了愛就有了一切”,聲音是輕柔的,姿態是溫和的,態度甚至有些討好。但如此簡單的一句話,卻對抗了那個動蕩年代的主流話語,成為溫和的叛逆者。在后疫情的今天,全球化遭遇到阻隔和危機,在紛繁撕裂的價值觀面前,她的這句話依然有四兩撥千斤的力量。
1980年代末,北京家中的一次聚會,聽吳青講做人大代表的心得。(從左到右分別是冰心、趙樸初、葉至善、吳青)
“冰心女士”的另一面
張莉指出,冰心在很年輕的時候就被“經典化”了,她的小說中那種對優雅、純潔女性形象的刻意塑造和克制講述,使她收到了雪片一樣的讀者來信,也受到了密集的贊揚,但也讓她的所思所想被遮蔽在讀者對“冰心女士”的期待中。
在一般的觀點來看,冰心的作品溫和有余,批判不足,她的個人主體性是被規訓的,似乎被“好母親”“好姐姐”等形象掩蓋。后來的女性主義者甚至批評冰心,認為她的寫作過于干凈,沒有情欲?!安贿^是披著女性外衣的男性想象物”。
但若是仔細考察冰心的創作,似乎又不能這么理解。
1900年10月5日,冰心出生在古城福州隆普營,取名謝婉瑩。19年后,“五四運動”滌蕩了一代青年的思想,在北京協和女子大學理化預科一年級學習的謝婉瑩也參加了運動,她被選為學生會的文書,參加女學界聯合會宣傳股,擔任文字宣傳工作。
當年8月,當局逮捕學生,謝婉瑩作為女學界聯合會宣傳股的成員參加旁聽,以“女學生謝婉瑩”為名在《晨報》發表了自己第一篇文章《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文章一出,引發了廣泛討論,那時候以女性的身份發表文章的人少之又少,何況還是這種針砭時弊的內容。
不久,謝婉瑩又以“冰心女士”為名在《晨報》發表了小說《兩個家庭》,開始了此后八十年的文學生涯?!氨摹敝饧由稀芭俊?,是《晨報》編輯有意為之,他嫌“冰心”過于中性,因此突出了女性的特質?!秲蓚€家庭》連續五天在這個當時北京影響最大的報紙連載,“冰心女士”走進了千家萬戶。
1919年,冰心寫作了《斯人獨憔悴》《去國》等一系列作品,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幾乎每星期都有出品”“多半是問題小說”。她最初的作品就體現出強烈的問題意識,在那個新舊交替的時代里,青年人在夾縫中的狀態。早慧的冰心敏銳地感受到了時代的變化,真誠地將自己的問題意識以文學的形式表達出來。
文學搭載了冰心關心社會的熱忱,也改變了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