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歷過的事情,就是我應該度過的人生”

“這一生他們經歷的榮辱是極致的,見過大風大浪,見過人間冷暖,跌入到谷底過,也站到過巔峰,什么都看透了?!?br />
“他們作為一個人真正地來過、愛過、感受過,不是三百字就能把這個人說明白的,我總想找到這種東西?!?br />
(本文首發于2021年10月21日《南方周末》)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邢人儼

王寧與指揮家鄭小瑛在一起。南方周末旗下南瓜視業參與了《吾家吾國》鄭小瑛這一集的制作。 (盧佳/圖)

王寧見到鄭小瑛前,本想見證一場音樂會。她貼心地為這位新中國第一任女指揮家準備了演出的新衣裳:一身藏藍色褲裝,雪紡的襯衫材質,還依照鄭小瑛的喜好,特地選了有領的。

突如其來的廈門疫情,讓這場音樂會推遲了。兩人來到日常演出的音樂廳,明亮的燈光黃澄澄的,座席空無一人。鄭小瑛拄著拐杖,腿腳微顫,王寧搭了把手,才費力邁過臺階,走上舞臺。92歲的鄭小瑛調侃,“我現在已經登臺困難了?!?/p>

2021年十一期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紀實采訪節目《吾家吾國》,受訪者為5位各領域的“國之大家”。節目組內部稱之為“搶救工程”。節目制作人、主持人王寧曾在媒體采訪中提到過一組數字:2021年的3月,僅在科學領域,就有6位院士隕落;此前的兩個月,還有3位院士離開。

在歷史的河流里,這些老人留下了舉足輕重的印跡,也在百年風雨中,親歷時代的起伏沉落。101歲的陸元九,是“兩彈一星”功勛人物,世界上第一位慣性導航博士,也是“七一勛章”獲得者。91歲的常沙娜是“敦煌守護神”常書鴻之女、林徽因的弟子。鄭小瑛在中蘇關系緊張的年代訪蘇進修,是第一位登上國外歌劇院指揮臺的中國指揮家。而中國比較文學的拓荒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樂黛云,中國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原局長欒恩杰,也在節目中出現。

1945年,陸元九考取了赴美第一批公費留學生,遠渡重洋。當時,太平洋水雷密布。他從重慶,經昆明,再繞道印度加爾各答,候船便等了兩個月。還在美國人的兵船上受到欺凌。但陸元九說,那一代人從小便有的一句口號是,“學好科學,救中國”。

當王寧來到這些老人的家中,生活熨燙后的細節也漸次浮現。陸元九不吃蛋糕,漢堡只吃3/4。他還在書桌前,用一張小紙條手寫下自己的“四不原則”:“不急、不惱、不懶、不饞”。

樂黛云先生的書柜里,有許多兔爺兒,還有小兔子的毛絨玩偶。以前她頻繁出國,每次回來,都會給丈夫湯一介先生帶一只小兔子,因為他屬兔。柜子里還有一只白色的毛絨小羊鑰匙鏈,是湯先生送給樂先生的。

法語有一句話叫,“C’estlavie(這就是生活)”。常沙娜說自己的一生很長,經歷過喜怒哀樂?!澳慊畹瞄_心,這也是C’estlavie。你活得很悲傷,這也是C’estlavie。這就是生活,就是生命?!?/p>

101歲的陸元九依然堅持自己洗澡,嚴格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游淑華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