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掐死蛇” 太暗黑? 下架伊索寓言、制造 “無菌環境”?
要讓孩子理解社會,而不是回避社會真相,回避問題,孩子才能獲得對社會化生存至關重要的免疫力,這才是對孩子來說必不可少的教育與成長。
(本文首發于2021年11月4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2020年11月12日,家長帶著小朋友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參觀,為孩子講解童話插畫作品
流傳了兩千年的《伊索寓言》,一夜之間成為個別讀者眼中的“毒品”。這事的“邏輯線”太過凌亂,由此引發的熱議,不免讓人心多了一份沉重。
近日,一名豆瓣網友談起一件怪事:有學生家長在讀了《伊索寓言》中螃蟹掐死壞心腸蛇朋友的故事后“深感不安”,于是打當地市民熱線電話投訴,要求出版社刪除此篇并追回全部已出版書籍。出版社表示以后出版的《伊索寓言》會對這個故事情節做一些修正,但已經出版的無法召回。沒想到這位家長二次投訴,說自己通讀了《伊索寓言》后,認為其中充滿了暗黑童話,會給小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無可挽回的負面影響,要求全面下架《伊索寓言》。
這條吐槽被網友轉發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奎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