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經典?
(本文首發于2022年3月3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小磊
二十世紀最著名的政治哲學家之一羅爾斯(上圖),在康德面前,謙遜得像個小學生。
什么是經典?哲學家、知識分子、大學教師通常告訴我們的答案是,經典就是那些偉大思想家留下的偉大作品,是我們一生都無法繞過,也不可錯過的人類思想遺產的精華。所以,經典著作常常被大學教師列入必讀書目。幾年前,Quartz網站發布了美國頂尖大學必讀書目排行榜。必讀書目的前十名分別是:1.柏拉圖《理想國》;2.霍布斯《利維坦》;3.馬基雅維利《君主論》;4.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5.斯特倫克《風格的要素》;6.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7.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8.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9.馬克思《共產黨宣言》;10.亞里士多德《政治學》。除了排名第五的英文寫作工具書《風格的要素》外,其他九本都是人文社科經典著作。
可是,一般人的印象卻是,經典就是那些必讀卻又不想讀,就算讀了也白讀的天書。為什么呢?一是經典不好讀。這些書大多年代久遠,跟我們所處的時代沒有什么直接的關聯,而我們對那些遙遠的過去又沒有充分的背景知識,所以我們常常難以進入其文本語境與時代語境。我們不一定清楚作者要回答什么問題,作者要回答的問題到底有多重要。正是如此,我們會懷疑自己的智商是不是太低了,居然連這都讀不懂。二是經典讀不懂。就算我們平心靜氣下大功夫去閱讀這些經典,也可能入寶山卻空手而歸。這些書通?;逎y懂,一句話可能就有多重解釋空間,而學者之間又難以給出確切無疑的定論,因此初學者常常不得其門而入。三是經典不實用。即便我們讀懂了,我們也覺得這些天書沒什么用,讀不讀一個樣,純屬浪費時間。我們當然可以自我安慰說,我們是在不懈追求“自由而無用的靈魂”??墒?,我們凡夫俗子的靈魂卻常常安頓在柴米油鹽之上,我們不得不問:讀這些書可以幫我找到工作嗎?可以幫我解決一日三餐嗎?可以幫我還貸款嗎?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閱讀那些無法觸碰心靈的經典呢?
閱讀經典的態度應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李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