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存時間的人
現在付出時間幫助人,將來有需要的時候,可以使用這個時間獲得幫助?!皶r間銀行”在南京的落地,對于老齡化日趨嚴重的當下而言,是一次必要且令人驚喜的嘗試。它充分調動了人性中的光明,同時又盡可能地規避人性中的陰暗,試圖構建起善意的循環。它的探索,將為社會建設養老助困體系提供重要的經驗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發自:江蘇南京
責任編輯:李屾淼
田華陪腿腳不便的老年人去買藥(受訪者提供/圖)
又有新的訂單了。李照明熟練地打開“時間銀行”線上平臺,看到一則希望由自己接受的訂單,“X棟X號,上門理發,0.5小時”,來自他以前服務過的一位老人。到了約定時間,他背上裝著理發工具的黑色方包上門。
老人們的理發要求相對簡單,干凈利落即可。剪完后,李照明在訂單頁面點擊“完成”,待老人確認后,他的時間賬戶上立即多出了“0.5小時”。這是他完成訂單所需的時間,也是他的報酬。
半年前,李照明從社區養老中心得知南京市有一個志愿服務平臺“時間銀行”,從市政APP“我的南京”里就能找到。在平臺上做志愿服務,儲存時間,待年滿60歲,可以使用這些時間發布自己的需求訂單,內容涵蓋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
“我正好也快退休,就同意成為志愿者了,”李照明說,“我家比較特殊,女兒是腦癱,相當于重度殘疾,需要人24小時看護。政府對我們有很多幫助,我們能夠回饋社會時,要盡量回饋,不能說理所當然地享受幫助?!别B老目前對他還算遠,但總有一天會面對?!皩砦覀冃枰苏疹櫟臅r候,小孩不一定能照顧到。我想,通過時間銀行這種形式,是不是能夠儲存一點服務時間?”
南京率先建立起市級層面的“時間銀行”——一套以時間為貨幣的志愿服務機制。每天都有上千個老人在線上平臺發布訂單,截至2022年10月,南京市時間銀行志愿者人數超過4萬,共計完成了六十多萬個服務訂單,數量排名前三的服務分別是家務料理(19.54萬)、上門送餐(15.75萬)、智能技術輔導(13.24萬)。
李照明上門為老人理發(受訪者提供/圖)
孤老
南京養老志愿服務聯合會(下稱“聯合會”)的辦公室在玄武區的一幢商住兩用公寓里,兩層五十多平方米的空間有樓梯貫通,一樓擠擠挨挨地擺滿辦公桌,二樓的一半也被辦公桌占據,另一半放著茶臺、沙發、長幾,布置成簡易的會客室。這個僅有十余人的社會組織,承擔著南京市時間銀行的日常運營工作。
會長史秀蓮年近四十,是個有親和力的女人,她的娃娃臉長相和天真氣質與她略有年代感的名字并不相符。聯合會小一輩的姑娘覺得史秀蓮是個矛盾體,“生活中很女性化,是會穿亮色衛衣的少女,但工作中又有男性化思維,以解決問題為首要目標?!?/p>
被問及為什么會關注養老問題時,史秀蓮每每會從20年前在淮安農村遇見的一位老婦說起。
2002年,剛上大學的史秀蓮參與了學生會“關心下一代”的慈善活動,給淮安農村的困難兒童送物資。相比于富庶的蘇南,蘇北農村的貧困讓史秀蓮感到陌生,下完雨的土路成了泥坑,上面還漂著牛糞,她幾乎是跳著走完村里的路。史秀蓮還給孩子們準備了火腿腸和夾心餅干——聽說孩子們從沒見過這些零食。家里沒有大人,端茶倒水由孩子們自己招呼,他們的父母在外打工,爺爺奶奶下地干活。史秀蓮覺得這趟行程似乎缺了點什么,她想見一見孩子的家長,對接的孩子興奮地說:“我奶奶中午在家,特意給哥哥姐姐們做了好吃的?!?/p>
那頓飯吃的是菜餅和炒雞蛋。老婦拉著史秀蓮說話,史秀蓮問: “只有你和小孩在家,萬一身體不好怎么辦?”老婦說有赤腳醫生上門,實在不行就給兒女打電話。
那時史秀蓮沒想太多,她只是模糊地察覺到一個兩難的問題——年輕人留在村里會貧窮,離開村莊去打工,物質生活水平或許能因此提高,但孩子和老人卻無法照料。
2013年,史秀蓮已經是一名青年教師,任教于鐘山職業技術學院的老年服務人才培訓中心,并參與南京市老年人健康能力評估工作。調研走訪時,她在拆遷安置小區遇到了一個獨居的老人。
“我們去他家發現門沒鎖,就用磚頭在門后抵著。敲了門以后,里面有人說進來,門一開就看到客廳柜子上放了好多瓶白酒,還有看上去值錢的擺設?!笔沸闵徎貞洰敃r的場景,“我一直問人在哪,他說在房間。我們到了房間發現,原來老人的腿腳不方便,如果上廁所,他從有感覺時就要起身用四腳拐杖往衛生間挪了?!?/p>
史秀蓮忍不住問他,為什么用磚頭抵著門,而不交一把鑰匙給物業。老人回答,因為兒媳婦每天中午來送飯,社區工作人員也經常上門,用磚頭更方便。史秀蓮不理解,家里擺著這么多值錢東西,不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