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金融體系:治理中國經濟失衡的良藥

中國的金融體系落后的表現在哪里呢?除了低水平的服務質量而外,缺少中小型銀行和地方性資本市場是最重要的表現。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賀穎彥

■中國增長模式與宏觀經濟系列之五

我國只有18家主要商業銀行,110多家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的數量很多,但多數的經營狀況極差。相比之下,美國有7500家商業銀行、886家存貸協會、400家互助儲蓄銀行和9900家信用社

在7月16日和23日的文章中,我從國際分工的角度對全球失衡做出了一個解釋,認為盈余國的制造業比較優勢和赤字國的金融業比較優勢是造成全球失衡的主要原因,并從金融的角度提出了一個全球性的解決方案。今天我從金融業的角度談治理中國經濟失衡的辦法。

我的出發點有兩個。第一,金融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短板,在全球分工格局中,它導致我們過多地依賴制造業的出口;第二,我國每年新增大量的官方外匯儲備,意味著我們的金融體系既沒有很好地把貿易盈余所積累的儲蓄轉化為國內投資和消費,也沒有很好地輔助企業把資金投到海外去。

關于第一點,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討論過了,這里僅提供我和我的博士生徐建煒最近的一項研究成果作為佐證。我們的研究表明,中國對美國的金融業相對于制造業的比較劣勢(或反過來,制造業相對于金融業的比較優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