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漏油事故已過兩月尚無賠償 部分養殖戶赴京維權
知情人士透露,事故發生后,曾有說法稱,中石油內部的思路是,公司拿一定數額資金“表示一下”,讓大連市政府出面賠償漁民損失,然后公司以擴大投資、增加項目等途徑“補償”大連。
“7·16”爆炸泄油事故,這起創下中國海上溢油事故之最的事故,距事發已近兩月,但有關損害評估和賠償事宜等不見進展。周邊受損漁民們求訴無門,不得不上訪維權。
2010年7月16日傍晚,大連大窯灣港輸油管道發生爆炸起火,導致中石油大連石化分公司的大量原油流入大海,對當地的水產養殖業和旅游經營造成嚴重影響。兩個月過去了,中石油和當地政府均未對損害評估及污染賠償做出任何表態。
據《科技日報》8月1日報道,截至7月29日,大連市海洋與漁業局回收海上溢油9584.55噸。連同海洋局調集的中海油,共回收海上溢油計11227噸,占整個海上溢油回收總量的92%。
養殖戶:維權無門
9月1日,大連市持續三個月的伏季休漁結束。位于金石灘廟上港的金港水產開發服務有限公司里,受雇漁民卻無事可干。
公司總經理高殿東向新世紀周刊記者介紹,公司僅海面養殖面積就達4000畝,主要養殖裙帶菜、海帶和海參,一年的養殖收入在千萬元左右,其中成本投入占七成以上。
“我們養殖的東西主要出口日本,他們一取消,等于今年的東西完全賣不出去了。”高殿東說,漏油事故發生后,日本方面取消了所有訂單。“等于投進去的都沒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