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軍?!v武堂
在昆明的歷史上,曾有兩所神奇的學校,它們彰顯了這座城市的文化形象和歷史地位。一所是中國第一軍?!颇详戃娭v武堂,另一所是聞名中外的西南聯合大學。
責任編輯:馬莉
【故鄉的云】
在昆明的歷史上,曾有兩所神奇的學校,它們彰顯了這座城市的文化形象和歷史地位。一所是中國第一軍校——云南陸軍講武堂,另一所是聞名中外的西南聯合大學。它們一“武”一“文”,雙璧璀璨,使昆明這座邊地古城,成為那個時代熱血男兒最向往的地方。
當我翻閱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創辦的黃埔軍校的歷史時,我就想起我的故鄉,想起另一所著名軍校,它就是云南陸軍講武堂。一提起它,我便肅然起敬。事實上,當黃埔軍校于1924年創辦的時候,云南陸軍講武堂已有15年的歷史了。當時,云南陸軍講武堂已招收了18期學員,它的優秀師生已在1911年10月30日(農歷九月初九)的重九起義和護國、護法戰爭中,功勛卓著,使得學校聲名遠揚,鼓舞了決心從軍的中國青年,一些外國學子也慕名而來。僅第十一期至第十七期,朝鮮、越南、緬甸等報考講武堂的青年就達二百多人。當廣州黃埔軍校成立時,云南陸軍講武堂應邀前往援助建校。據記載,在黃埔軍校成立時的7人領導小組中,就有講武堂教官王柏齡、何應欽、林振雄,他們分別擔任了黃埔軍校的教務總長、總教官和管理部主任,成了蔣介石出任黃埔軍校校長時的左膀右臂。當時,由講武堂派出的教官,幾乎占了黃埔軍校的“半壁江山”。首批派出的教官擔任了步兵科、騎兵科、炮兵科、工兵科等陸軍四大軍事學科的科長。講武堂的畢業生葉劍英擔任了教授部副主任,曾澤生、盧浚泉等還成為黃埔軍校的區隊長。講武堂的這些教官和畢業生把云南的成功教學經驗帶到了黃埔軍校,甚至還把蔡鍔為講武堂編寫的軍事教材《曾胡治兵語錄》,帶入黃埔軍校,作為人手一冊的教科書。這一切讓這所新生的軍事學校發生著悄然而喜人的變化,并迅速成長起來。后來的人們說,黃埔軍校是培養將軍的搖籃,而云南陸軍講武堂則是“黃埔軍校的搖籃”。這是不爭的事實。
有一年,我來到昆明中心城區的翠湖西岸,遠遠望見一座米黃色的老洋房,它就是被譽為“黃埔軍校的搖籃”的云南陸軍講武堂舊址——我國惟一整體留存下來的百年軍校老建筑。據考證,它于1907年動工興建,到1909年竣工,可以說是我國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中國第一軍校”。 我被它的“大營門”深深吸引,這是一個哥特式的門樓,嚴肅而有氣勢,赫然顯示出中西合璧的獨特魅力。在清末極其腐朽的時代,出現這么一個簡單、宏偉、洋氣而又令人肅然起敬的“怪物”,但就是這座“怪物”,朱德稱它為“中國革命的熔爐”。
現在云南陸軍講武堂舊址,并不是它的全部,它原來的規模比現在要大得多,大約占地7萬平方米。它東起翠湖邊,西至錢局街,南靠洪化橋,北臨西倉坡。這塊巨大的土地,曾是明代黔國公沐英“種柳牧馬&r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