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對解讀】三分鐘弄懂GDPⅡ:如果你是市長,怎么搞GDP?

假如你是一個城市的市長,任期5年,對該城市的GDP負責。GDP大幅度提高,你會被打上“會搞經濟”的標簽,仕途一片光明。反之,后果很嚴重,你會怎么辦呢?其實你的選擇不多:提升消費支出,擴大投資或者促進出口。

上周在《三分鐘弄懂GDP(一)》中提出了“GDP = 肉 + 房 + Made in China”的觀點,并就這個概念進行了解釋。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GDP對于政府部門,是什么的工作意義。如果你是市長,你會如何搞GDP?搞GDP對政績又是何意義?

(問對網/圖)

假如你是一個城市的市長,任期5年,對該城市的GDP負責。能將GDP大幅度提高,你會被打上“會搞經濟”的標簽,仕途一片光明。反之,后果很嚴重,你會怎么辦呢?

你是位冷靜的市長,知道抓大放小,將主要精力放在對GDP有實際影響且可控性強的因素上。 而且你是位有野心的市長,期望在任期內取得輝煌政績,因此會盡量促進對GDP短期成長有幫助的項目,同時回避長期才能見效的項目。

其實你的選擇不算太多:提升消費支出,擴大投資,促進出口這三個選擇。

選擇1:提高消費支出

a. 提高居民消費:市長缺乏主動權

改變居民消費習慣是件很難的事情。中國人喜歡存錢不喜歡花錢。全國人民的銀行儲蓄達30萬億,人均存款2萬多元,而人均年消費才1萬多元, 儲蓄夠2年開銷。 對比一下美國,人均儲蓄2千多美元,而人均年消費1萬5千美元,僅能維持2個月。 大家明知道存款利率趕不上通脹,還在拼命存錢。有人說,讓商品漲價會直接提升GDP,但市長同志對價格的影響力其實非常有限。還是順其自然吧,反正價格年年都在漲。

b. 提高政府消費:受到財政收入的制約

要消費先得有錢。市政府的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要依靠稅收、行政收費以及上級財政撥款。都不是市長同志能夠輕松提升的。

以稅收為例,一個快速提升的辦法是招商,將大量有實力的企業引入本市。但有實力的企業都精得很,選擇也多,沒有過硬的地方基礎設施,沒有土地政策、稅收優惠政策,憑什么到你這個地方來?郭臺銘要把富士康搬到內地,多少省長親自出馬招安。招一個大公司到地方,付出的代價很高,搞不好短期之內得不償失。

選擇1結論:不太好弄

選擇2:提升出口

現在歐元國家危機尚在,美國經濟走低,日元升值對日本經濟的負面影響加大,對國際貿易影響較大??砍隹诶瓌覩DP不太現實。

選擇2結論:指望不上

選擇3: 擴大投資

增加固定資本。這對于地方政府來說是最簡單可控的操作:劃出一塊地,賣給開發商,由開發商建房出售。政府獲得土地出讓金,可用于政府消費,提升GDP。建房還能作為固定資本計入GDP。居民買房后,還需要裝修、買家電、家具等等,因此刺激居民消費,拉動房地產周邊產業,也提高了GDP。

好事一定有其負面。例如,土地是有限資源,賣一塊少一塊。房地產行業需要大量資金,因此需要從銀行、信貸公司等處貸款,一旦因房價下跌、房地產庫存增加而導致資金鏈斷裂,則會對信貸乃至整個金融體系造成影響。過高的房價造成老百姓生活壓力加重,必須從可支配收入中拿著很大部分用于還房貸,影響居民消費。最可怕的是,買不起房的人心里不爽,會造成社會的不穩定性。

選擇3結論:市長不好當呀,前面兩個選擇都不好弄,也就第三個選擇了,至于造成的負面后果嘛,希望我的下一任來解決吧。

小結:大家別一味罵某地區大興土木浪費嚴重。你要是當市長,又能有多少區別?除非你不想在仕途混。不把GDP搞上去,即使老百姓喜歡你又能如何呢?看來癥結出在盲目關注GDP增長上。

來源:問對網
問對網是一個解決工作里實際問題的專業問答網站www.wendui.com

網絡編輯:小碧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