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場】加微的朋友圈
互聯網化徹底改變了生意場上的社交關系,從B2B到B2C再到O2O,一個個互聯網部落應運而生,人與人關系的改變引導著商業模式創新,平臺經濟、商圈經濟使商業大佬和創業草根打成一片,也讓傳統行業和互聯網行業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共生、共存、共贏。這是一片森林,還是一個泡沫?
互聯網化徹底改變了生意場上的社交關系,從B2B到B2C再到O2O,一個個互聯網部落應運而生,
人與人關系的改變引導著商業模式創新,平臺經濟、商圈經濟使商業大佬和創業草根打成一片,
也讓傳統行業和互聯網行業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共生、共存、共贏。這是一片森林,還是一個泡沫?
“現在誰還帶名片???”O2O聯盟秘書長邸雨辰對著問他要名片的本刊記者說,“我們加個微信吧。”
在這次互聯網尖峰對話開始、收尾以及中午的午餐休息時間,一群群西裝筆挺的各路“總”們大多都是通過微信這一最火的社交工具互留聯系方式。只有在面對這一圈子外的人群時—比如記者—才翻出自己的豐盈的名片夾,少見地遞上一張名片。過去那種一個會發完半盒名片的時代似乎已是久遠得讓人有些陌生了。
————————————————————————————
傳統社交淪落
基于微信對話、朋友圈共享,剛剛認識的人們之間所產生的弱社交、弱聯系,逐漸變成強社交、強關系,強關系變成信任,信任變成合作。
————————————————————————————
商克偉
商克偉 北京上地天使投資顧問有限公司投資經理,啄木鳥俱樂部執行秘書長
“今天這種模式的交往效率可以提得很高,我可以同時記住N多個人,原來不行,原來即使腦子很好,一桌20個人,你恐怕也就能記下一半。”天使投資人、啄木鳥俱樂部秘書長商克偉感慨。
拿商克偉最近的一個例子打比方。前幾天他有一個朋友家里自己生產的蘋果,他買了一箱好蘋果后就在朋友圈曬了一下,“結果我給他賣出了37箱,非??鋸?。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溝通是基礎,基于這種認知再去做社交、傳播、推廣都沒問題了,因為熟人介紹的跟生人介紹的是不一樣的。”
在O2O聯盟創始人、清華大學總裁班創辦人麥客眼里,現在的互聯網部落,或者廣泛意義上的互聯網社交圈子,都愈來愈像一個魔方。一堆專家,通過不同的排列組合,出席不同的會議,參加不同的活動,頻繁且高效地在不同的圈子里進進出出。
“其實是新的抱團,我為這次會議準備了幻燈片,但是我根本就不放,因為我覺得這么短的時間只需要跟大家分享真正的智慧就行了。出于對這種行為、思維的認同,我在公布微信號后,其他人就會加我,加入以后我就會被帶到其他的圈子里去了,這是互聯網化社交方式和傳統企業家圈子極大不同的地方。”說到這里,麥客頓了頓,強調了一句,“最重要的是,圈子本身的流動速度是比較快的,也不要覺得今天的圈子就是所謂IT世界里的精英圈,我可以肯定,過三個月就完全不同了。”傳統社交圈里“門當戶對”的概念在這里被完全顛覆,過去那種“因為地域和行業的原因聚在一起”的社交模式已經從主流“淪落”為非主流。
打開授課專家劉東明的微信列表,北大、清華總裁班的學員們,新浪、搜狐、淘寶的高管們,乃至臺商協會,都是劉東明學員。“現在很多都變成了我的朋友。我今天正要飛烏魯木齊,當地的傳統企業請我過去講一講課,尤其是現在最火的傳統行業互聯網化。”劉東明的名片看上去有一些與眾不同,即使是丟在一堆名片里面,你還是會想第一個把他的名片拿起來看個究竟:正面是素描化處理的半身肖像,旁邊是長達七行半的各類頭銜,從名??偛冒嗟氖谡n專家到《臺灣時報》廣告金像獎評委,乃至最后京培聯副會長。粗粗一劃拉,就能看到十幾個不同的互聯網群落圈子。而名片的背后,除了傳統的聯系方式,兩個兩厘米見方的二維碼并置在一抬頭的顯眼處。一個微信二維碼,一個名片二維碼。他過去的學員,現在的朋友,章光101電商部的經理侯曉鵬,當初就掃過這兩個二維碼。
“我去參加完老師的培訓就加了他微信,一直都很關注他的朋友圈,這次看到互聯網會議的消息就馬上報名參加了。”侯曉鵬說,他一起帶來參加會議的,除了章光101新研發出來的“瑞絲”人參精華潤發露,還有分管公司網絡事務的執行總裁趙勝霞,“我也沒想到這次請趙勝霞能這么順利,她除了受邀參加會議,還贊助了這次活動。”巧的是,趙勝霞的父親趙章光去年12月還參加過麥客的一個活動,麥客組織他的總裁辦去國外游學,,趙章光便是成員之一。
同一個人在每個圈子里扮演截然不同的角色,這也是互聯網社交部落化的一大特點。趙勝霞說:“我今天來不是作為贊助商出席的,我是作為學生,來聽課、來取經的。”麥客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他特意邀請的志愿者劉總是做金融信貸業務的,為了聽課,一早就從廣州飛過來。“以前搞活動,某某協會的主席到哪兒都是在前排,現在不是,在互聯網世界里面,下一個聚會你就是在后排,甚至是義工。”麥客說。
————————————————————————————
不可能之可能
投資人、咨詢師、企業主,這三種類型的人大致構成了互聯網部落的精英圈子。區別只是不同的排列組合和身份互換。目的都是同一個,實現過去不可能之可能。
————————————————————————————
馮軍
馮軍 華旗資訊集團總裁,企業誠信聯盟創始人,創建了“愛國者”品牌。他被希臘奧委會選為2008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中國高科技第一人,自此結識薩馬蘭奇,“奧運共贏”精神用于微社交領域。
麥客(圖左)
麥客 中國O2O聯盟創始人,清華大學電子商務總裁班O2O研修班負責人,德國楷思旺華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合伙人,堅信新的商業模式會席卷未來的生態。
你能想象有人在微信上賣出自家的種豬嗎?你能想象主營電子產品的愛國者馮軍推出“全國最大的免費服務平臺”嗎?你能想象未來的桌椅都能聯網的可能嗎?
章光101的趙勝霞也加入了這種“自己革自己的命”的隊伍,可是她總覺著章光101在互聯網經濟上,還是處于被動地位,章光101沒有在微博時代利用微博做推廣,錯過了微博,不能再錯過微信。
“其實說白了就是消費者驅動,然后引發傳統企業密集的開始轉型。”劉東明評價道?,F在他授課的城市由過去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延展到現在的云南、海南、新疆、寧夏,甚至遠到哈爾濱、長春。“原先傳統、離互聯網非常遠的傳統企業現在已經被微信擊碎。我去臺灣授過課,發現臺灣在大陸做生意的人基本上都用上微信了。”
這些傳統企業的企業主們,過去由于年齡和操作使用手法的限制,鮮有大量使用互聯網的。在如今各類智能手機、觸碰式平板電腦的誕生、以及周圍年輕一輩中層領導的網絡社交圈等因素的“包圍”之下,也開始大量接觸互聯網,嘗到甜頭以后,開始謀劃自家企業的互聯網轉型,先力圖在網絡時代別被甩開,后謀求在這個新興市場分一杯羹。
劉東明相信:“未來沒有互聯網企業,所有的企業都是互聯網企業”。無獨有偶,麥客也提出了同樣的觀點,“那些最后剩下來不是互聯網企業的企業,就是被拋棄的企業,注定要死了。企業是無邊的,我的德國教授1995就寫了《無邊的企業》,而我們到今天才真的察覺到,啊,原來企業真的可以是無邊的。”麥客屬于這個圈子中比較特殊的咨詢師,他不僅為企業提供眼前轉型的解決辦法,更為人所追捧的,是他走在這個行業之前的預示能力。
1996年,德國國家電視臺的脫口秀還在討論互聯網究竟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時候,20年后再看看互聯網,人們的思維早已跳出“網絡是否會加速黃賭毒傳播”這種小水坑,展望眼前一望無垠的汪洋了。“今天我們還在談手機,可能到未來各位屁股底下的椅子里都會有互聯網多少個人進了房間,做了椅子,都能夠隨時調整、影響到房間的供暖溫度,從而影響到能源公司的收入。”
麥客在會議上的這番言論多少還是有些超前,前來聽課的老總們紛紛被震住,陷入苦思。會后,本刊記者問麥客:“你覺得今天臺下有多少人會聽懂甚至接受你的這種前衛觀點?”
“很少,或者說幾乎沒有人。”麥客不假思索地回答。類似的場景麥客并不陌生,2001年他剛從德國歸來,現場的情況如出一轍。那時候天上人間還沒關張,他在天上人間的樓上跟在做電訊行業的老板建議,不要再做股票,快點做短信、彩信、彩鈴。結果臺下五個老總有三個疑惑的抬起頭:???短信還能賺錢?“從前的傳統企業家都是溫水里的青蛙,但是因為水很溫,所以大家還待得很舒服。”
2007年到2008年,麥客在東莞替客戶分析經營形式,為他們的傳統產業提供咨詢。“當時我就講你們今天的傳統企業的渠道再用傳統手法去做是行不通的,將來是綜合互聯網服務的天下。但是當時他們只是知道行業,沒有看到互聯網給整個社會帶來的變化,他們只是看到行業的改變,他們也知道要洗牌,但是什么時候洗,到什么程度,都不清楚。”
實現不可能之可能的秘密究竟是什么,是大部分人窮盡腦汁也想知道的秘訣,在麥客那里,就只有六個字—持續自我革新。“比如說馬化騰做了微信,敢于顛覆自己的QQ。用IP服務做的即時通訊,并且把它做到手機端去,就這么簡單的事,沒有任何秘密,結果把六億人都卷進來了。”
麥客不爭辯,也不懷疑,他堅信未來的通訊設備是轉向穿戴式的,人類的大腦里會裝上芯片,互聯網毒品會通過芯片給人帶來精神上的刺激和快感。“沒什么好爭論的,這個市場經過一段時間就會研究出商業模式,商業模式會席卷,不是席卷其他的,直接是未來的生態。”麥客眼里的未來,就像電影《安德的游戲》那般—那一群人類的孩子以打游戲的方式找出了外星人軍隊的死穴,拿下了人類老將軍打了多少年都打不贏的勝利。只有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孩子”,才能在未來的互聯網時代適者生存。
在麥客看來,愛國者的馮軍就是那一類有資格在未來“玩游戲”的人,而且是屬于在溫水中驚醒的“青蛙”們。過去的幾年,這些白手起家自我奮斗式的馮軍們經歷了一個最失控的時代,而現在這些馮軍們在進行一場最深刻的轉變。起初是零,慢慢地拋棄過去和供應商扎堆的舊習慣、舊模式,慢慢地學著去掌握互聯網思維,在新時代站穩腳跟,著眼全球。
————————————————————————————
平臺、平臺、平臺
李嘉誠說置業,最關鍵的三個因素是:地段、地段、地段?;ヂ摼W業們的先行者一開始首先爭奪的,也是地段,翻譯成圈內語言,應該寫作是:平臺、平臺、平臺。
————————————————————————————
李金宇
李金宇 中國互聯網從業人員俱樂部創始人,清華大學電子商務總裁班特聘講師。他看好微社交的巨大空間,提出“有交流才有交情,有交情才有交易”。
2013年8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商務部等部門制定的 《關于實施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政策的意見》。
已經開始嘗到甜頭的業內人士,在商務部支持跨境電商的政策出臺后,一挽頹勢,開始嘗試做非物流式的電子商務,組織國內的同行們去國外考察、培訓,抱團在溫哥華買農場,在國外建立中國人自己的電子商務園區。
扎根電腦行業馮軍似乎早就看到了這一趨勢,在企業經營不景氣的狀態下,他冒著“不務正業”的批評穿梭于各種互聯網部落,搭建自己的平臺。1992年,馮軍畢業于清華土木工程系,放棄了鐵飯碗,在中關村干上了個體戶,拉過板車、賣過電腦配件。他與麥客是老熟人了,二人在主席臺上比鄰而坐,時而竊竊私語。麥客在與馮軍的結識中,感覺他對O2O模式的認識和把握很到位,于是請他去清華大學電子商務總裁班講課,麥客自己也是馮軍愛國者聯盟的???。
采訪中,馮軍始終把國貨二字掛在嘴上,為了顯示自己對國貨的“專情”,他一手掏出聯想手機,一手掏出自己的愛國者手機,對記者喃喃地說:“我們支持國貨,但不能盲目排外,加強中外交流,吸收國外先進經驗和支持國貨是兩回事,這在邏輯上并不矛盾。”
為了搭建自己的互聯網圈子和交流平臺,馮軍跑過不少場子,這一次互聯網尖峰論壇的組織者,互聯網從業人員俱樂部創始人李金宇就是利用與麥客的關系將馮軍拉他進來參會的。馮軍很熱情,他不愿意駁人面子,也樂得給人撐這個臺面,況且李金宇還給他安排了半小時的演講機會,他可以借此推介自己的互聯網新產品—愛國者的微群和為客戶打造的自媒體。馮軍初步了解樂活動內容,再經過李金宇一“忽悠”,憑著一股江湖豪爽勁兒就樂呵呵地應承下來,上午九點不到,馮軍風風火火地趕到會場,揉揉惺忪的眼睛半打著哈欠說:“還沒睡醒。”
馮軍的社會關系可謂不俗,一上臺,他就將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抬”出來。2006年,馮軍認識了薩馬蘭奇,我利用與薩馬蘭奇見面的半個小時請他做愛國者的榮譽總顧問,“沒想到臉皮厚還真有好處,他真當了,從此以后我們就成了忘年之交。”2008年3月24日,馮軍如愿被希臘奧委會確定為2008奧運會火炬接力中國高科技第一人,在北京奧運會圣火采集當日,他趕赴雅典參加圣火傳遞。薩老諄諄教誨,總讓他念念不忘。
馮軍原以為國際奧委會應該特別忙,但是沒想到薩老閑得一塌糊涂,“閑得沒事兒干,真的,這就是最優秀的管理者。”和薩老混熟了以后,馮軍陪著他游故宮、看畫展,薩老還邀請他去自己家,去參加自己的董事會。馮軍這才知道,薩老也是一個企業家,喜歡抱團,有自己的圈子。在薩馬蘭奇的影響下,馮軍對共贏有樂新的認識。
采訪中,馮軍不停地念叨著共贏這兩個字,他參加互聯網圈子、支持傳統行業互聯網的目的,也是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薩馬蘭奇曾告訴我,奧運會給主辦國帶來的最大變化是讓民族凝聚力上升,能夠抱團,奧運的模式就是共贏。”馮軍說正是在這番話的感召下,開始他的抱團之路的。為了強調共贏的意義,馮軍特別提到中國的麻將文化,他認為這種文化沒有贏家,點炮的輸得最慘,他認為應該換一種思路,把規則變一下,讓“點炮者”贏雙倍,無作為者罰三倍,這樣大家都會調動積極性幫助別人成功。
做電腦起家的人,總是掛念著怎樣讓自己的商品減少流通成本,沒有好的平臺是辦不到的?,F在,馮軍正在倒騰“全國最大的免費服務平臺”,“我們這個免費服務平臺,獨一無二,沒對手,前三個月是免費給中國的誠信企業提供服務。”只要有介紹人,馮軍就愿意免費地開通個性化定制的公共平臺,“我們打算前面10000家誠信企業不收費。后面的話,我們有費用,該收錢就收錢。”
為了展示這個平臺,馮軍專門制作了PPT,還現場教人如何利用這個平臺開通自媒體,發布自己的個性化信息。
席間有人問:“馮總,我關注你這個平臺,你能給我什么好處?”馮軍回答:“沒什么好處,這是一個案例,因為你有誠信,你就可以享受免費送你這個平臺,下次舉案例的時候就以你的東西為案例。這個好處比給錢,給什么東西都有用,這是實實在在地幫到大家。也就是奧運的共贏精神。”
馮軍的好友,一直希望打拼出一個平臺的李金宇算是互聯網的老人了,他在這個行業一直沒有挪窩,自稱是干一行愛一行的人。從2003年進入新浪健康頻道后,他在互聯網行業有過幾次跳槽,后來又去了DCCI和百度。在這個圈子里混久了,李金宇結識了不少朋友,包括一些行業領軍人。在這次互聯網尖峰論壇中,現場去的很多朋友都是他多年的老友。他自稱“在這個圈子里的口碑還算不錯,都還認可我這個人”。
在與傳統企業家的接觸中,李金宇發現企業家有一個強烈的需求,就是互聯網化,他們迫切希望跟互聯網耦合,希望利用互聯網實現企業的轉型和升級。
李金宇做這樣一個組織,平??梢宰尨蠹乙娨娒?,吃吃飯,聊一聊,這樣可以保持一種活躍度,他也可以逐漸從中發現一些善于演講的人“,具備了演講能力和專業素養,就能夠幫助傳統企業家互聯網化了,”這樣,李金宇請他們出來講點課,做做咨詢,順便也創造一些也有些收益。
他從前做過敬業網這樣一個平臺,為創業者提供資源、人才、技術支持,當時鎖定的目標就是互聯網行業里的中高層。李金宇認為,只有這部分群體的人出來創業,才比較靠譜。不過,敬業網后來資金鏈斷裂,沒有堅持下去,他開始嘗試做俱樂部,“我做俱樂部也是當做一個埋伏和鋪墊,誰想創業,就可以在我這個圈子里尋求資源支持。
還在DCCI的時候,李金宇每年要搞多場類似互聯網尖峰論壇這樣的活動,“那個時候完全靠的是微博,這次我完全靠的是微信,用這個溝通方式將嘉賓、客戶聯在一起、首先我在公共號上發文章和活動介紹,之后用個人微信再轉。公眾號有個特點,它有一個文件夾,影響了傳播效果,通過個人微信號傳播可以增加傳播效率。”
李金宇是互聯網圈子最為活躍的人,也是善于運作關系的人。他十分關注馮軍的愛國者國貨精品館,他和馮軍都是麥客在清華大學總裁班的講師,麥客是班主任,借助這條線,這三個人如今關系不錯,他們還策劃搞一個愛國者商學院,要把“互聯網運動“進行到底。
李金宇不僅嘴上功夫了得,更有線下的項目對接心計。給活動提供大屏幕支持的李振海,就和大連一家企業達成了合作意向,他自己也與廣西玉林服裝品牌達成了初步達成了合作意向。
————————————————————————————
理性的悲觀
微博大V落馬,微信大號頻頻被封,互聯網經濟雖日日走俏,但依舊暗流涌動,各種不測風險考驗著希望借此發財的人們。
————————————————————————————
趙勝霞
趙勝霞 章光101控股集團執行總裁,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美容化妝品業商會副會長。對于微社交,她打算“摸著石頭過河”。
互聯網化趨勢需要重新審視,種種擔憂也隨之而來,依附于此的互聯網部落,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以我這幾年對微博、微信的關注,我是不看好這種平臺的。”商克偉總是給人一種理性冷思考的印象。
此外,SNS作為網絡工具不穩定的地方還在于相關微博禁止評論、封號的事情屢見不鮮。一個社交媒體如果停止評論,沒有交流,它就只是一個“沒有即時性、沒有深度、沒有討論,僅僅只有140個字的純媒體了”。
而截至發稿前的2014年3月13日晚間,包括羅昌平、徐達內小報等多達35家的微信公眾賬號被永久封號。騰訊公司發布的回應公告內稱,此次微信封禁的賬號,是由于發布了不宜公開的內容,舉報人數太多導致。微信此前就有針對一些公眾賬號做出了定點清理的動作,但如此大規模的封禁公眾賬號還是自微信2011年初推出后的首次大動作。一并刪除的還有用戶已經被訂閱過的歷史內容,用戶被建議取消關注。
麥客早前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就提前表現出了這方面的憂慮。“我個人的公眾賬號還有O2O聯盟的公眾賬號差不多都有一萬人,如果騰訊這次真的大動作,我們就比較不知所措了。”
而另一個關于微信的迷思,是注意力爭奪戰及其效果的討論。得到6億人的SNS,是否就能憑借這一數量級“撬動”中國?經營推廣自媒體,在新型SNS上投放廣告,是否真的能讓轉型中的中國知名傳統企業“立足腳下,走向全球”?
正反方意見都兼聽的傳統企業主,在當下又該如何把控傳統企業在互聯網時代的轉型方向,暫時還難有一個統一的意見。
趙勝霞還是對這一時下最火爆的商務模式極為樂觀,“現在的網絡已經改變了很多人的消費習慣了。我原來也是擔心這個會不會一兩年就消失了,但從這幾年的觀察來看,是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在變化,不是互聯網技術的問題。還有一個是大家本身的改變,比如說,2000年左右是我們60后主要在消費,但現在來講可能是70、80、90后為主要消費主體,這些人本來就是在互聯網時代長大的,他們的基礎比較好所以我覺得泡沫說可能性不大。”
也許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還是會像趙勝霞所說,“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是一步,聽聽老師怎么建議,我們自己再慢慢嘗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