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懸壺濟世”,十八載傳承基因加多寶:社會“大公益”的行業領袖

加多寶將公益戰略化和模式化,有助于公益體系的進一步完善,進而讓加多寶的公益之路走得更沉穩。此外,加多寶以企業之善帶動行業之善、社會之善,將推動公益力量的成長和良性發展,共同打造"以善促善,人人公益"的慈善中國夢。

公益變"輸血"為"造血"

領獎領到手軟,這句話用在加多寶身上,一點也不奇怪。

一個月前,在主題為"堅持,就會改變"的"中國扶貧基金會2013捐贈人大會"上,加多寶集團因18年在扶貧、賑災、教育及個案捐助等領域取得突出成績,及加多寶月捐員工持續5年以小額捐贈參與公益慈善事業,分別榮膺"上善獎"和"2013年度扶貧愛心個人"。

在加多寶集團18年發展歷程中,類似獎項數不勝數。事實上,從做涼茶開始,加多寶就傳承了"懸壺濟世"的基因,將"為消費者提供健康時尚飲品為使命和注重公益事業的企業"作為集團的戰略定位。

可以發現,無論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還是廬山地震,均有加多寶積極捐贈和參與災后重建的身影。數據顯示,2008年以來,加多寶累計為中國地震捐款3.1億元,成為中國地震捐款最多的企業。

2013年5月7日,由加多寶集團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共同舉辦的"加多寶公益戰略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加多寶發布了企業首份《公益白皮書》,并提出"以善促善,人人公益"理念。

對加多寶而言,公益首先意味著為消費者生產和提供一個好的產品。作為正宗紅罐涼茶,加多寶需要對所有消費者負責,為他們提供健康時尚的高質量飲品。其次,企業必須能夠承擔起經濟責任,實現盈利,讓員工有收入能夠照顧家庭,并保障上下游合作伙伴的經濟利益。

上述兩點是企業公益的基礎,另外一個層面則是企業公民層面的公益。加多寶正是從最初積極響應社會問題、捐贈大額資金和物資,到與專業組織合作,發展可持續公益,不斷完善企業的公益行為。

"讓善意變成善行并不難,但讓這種善行行之久遠,則不僅需要愛心的支撐,還需要不斷的創新。"加多寶集團品牌管理部副總經理王月貴表示。

也正是在18年的摸索中,加多寶形成了"建設型扶貧"和"發展型助學"兩大可持續性模式,不斷為公益"造血"。用加多寶集團黨委書記龐振國的話說,"加多寶將公益戰略化和模式化,有助于加多寶公益體系的進一步完善,進而讓加多寶的公益之路走得更沉穩。"

"授人以魚,也要授人以漁"

過去幾年內,汶川大地震、西南五省干旱、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南方水災、蘆山地震等重大災害,帶來的是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是很多社區因災致貧、因災返貧的主要原因。

就在17天前,2014年4月7日,加多寶與中國扶貧基金會等機構,攜手舉辦了人道救援網絡啟動大會。該項目通過打造全國民間組織救援聯動平臺,參與全國范圍的防災、備災及救災活動。此外,該項目還建立了減災備災中心,進行救災物資儲備、防災備災培訓及社區推廣。

外界評價認為,這是加多寶對"建設型扶貧"模式一種新嘗試。追溯加多寶的扶貧之路,不得不提2008年的汶川地震。當年,加多寶捐贈1億元,帶動了我國民營企業捐贈意識的覺醒,推動了我國公益元年的形成。

此后,在2010年舟曲泥石流和玉樹地震災后重建中,加多寶集團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開創出"建設型扶貧"模式,幫助災民實現持續的經濟創收。在蘆山地震中,加多寶繼續以"建設型扶貧"模式支持災區重建。

所謂"建設型扶貧"模式,就是典型的"授人以魚,也要授人以漁"。在玉樹、舟曲災后重建中,加多寶試點運營的災后小額信貸、蔬菜大棚基地、農貿交易市場、運輸車隊等項目,打破以往一次性捐助的局限性,為當地民眾提供自主經營項目,幫助他們實現經濟創收,進而從根本上促進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農畜產品綜合交易市場是加多寶玉樹災后援建工作中投資量最大、工程量最大、受益人口最多的一個產業發展項目。市場建成后將集牲畜交易、百貨批發零售等于一體,直接惠及1000戶失地貧困農戶實現自力更生、脫貧致富。

"在中國扶貧基金會和加多寶集團的捐助下,我們的生活正在發生著很大的改變,綜合市場項目是鎮里盼得見的福音,我們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發揮自己的特長生活下去,綜合市場將是我們未來生存的本錢,是結古人、玉樹人的驕傲。"結古鎮紅衛村二社的永扎這樣對媒體說道。

萬名學子圓夢大學,"大愛"精神薪火相傳

對于90后大學生王春暉來說,如果沒有"加多寶•學子情"提供的助學金,其實現進入大學的夢想將異常艱難。

"加多寶•學子情"是加多寶在2001年發起并持續推動的公益助學活動?;顒右?quot;圓今日學子夢,造未來棟梁材"為宗旨,幫助貧困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經過多年深耕細作和不斷的完善升級,加多寶在2013年提出"發展型助學"新模式。

所謂發展型公益助學,指的是通過學子資助、"一堂課"支教、愛心義賣等形式,整合社會資源,建立一整套相互關聯的助學體系,在幫助貧困學子解決上學難題的同時,體系化引導學子從單純的受益者升級為助學理念的傳承者和實踐者,實現"受助、自助、助人"的成長性發展,使這種體系成為帶動人才回流的一種可持續性助學模式。

"加多寶•學子情"的發展型助學理念認為,企業做公益事業的最終目的,不是幫了多少人,捐了多少錢,而是在其影響下,對其公益行為產生認同,繼而能參與進來,讓公益的力量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無窮"。

數據顯示,從2001年到2013年,"加多寶•學子情"為貧困學生的累計捐款5000多萬,幫助10000多名學子圓夢大學。

在"自助"方面,加多寶以公益為出發點推出了愛心義賣活動,利用"消費即慈善"的方式,創造出一個融合品牌、合作伙伴與消費者多方力量的愛心共同體,使得人們隨時隨地的行善成為可能,在此過程中,受助學子得益于愛心崗位的提供,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自助";而"加多寶•學子情"一堂課支教活動則調動了受助學子積極踐行公益,很好傳遞了加多寶的慈善"助人"理念。

王春暉正是其中的幸運兒。在中國地質大學期間,他不僅勤工儉學,而且堅持以公益助學來回報社會。2012年8月份,王春暉參與了加多寶"一堂課"支教活動。一名網站編輯與同事一起,通過王春暉的支教團隊資助了兩名貧困學子。

"我們希望給貧困學子提供的,不僅是一筆進入大學的助學金,更是一個可以幫助他們實現自我價值、參與公益的平臺,通過這一平臺,加多寶的公益助學理念也能夠得到很好的傳承和發揚。"加多寶集團品牌管理部副總經理王月貴表示。

打造"人人公益"時代

毫無疑問,加多寶"以善促善 人人公益"企業公益理念的提出,標志著大公益戰略全新篇章的開啟。

所謂"以善促善,人人公益",即加多寶集團堅信公益的普世價值,通過可持續公益行為踐行企業社會責任,讓更多受益者成為愛心傳承者,以企業小善帶動社會大善,使公益正能量循環不竭,最終促成人人皆公益的全民之善。

和過去的公益模式不一樣,依托于微博、SNS等網絡溝通平臺的興起,人們開始認識一種全新的公益模式——"微公益"。

2013年夏天一名叫龐宇娟的高考畢業生走進了公眾視線,她"采茶葉攢高中學費,存錢罐里藏大學夢"的故事在新浪微吧曝光后,瞬間引爆網絡,最終隨著龐宇娟申請"加多寶·學子情"助學金并獲得資助告一段落。

可以說,2011年,由企業帶頭,全民參與的"微公益"活動,充分利用了互聯網自上而下的大眾性、草根性、迅速傳播性,真正實現了公益的平民化和常態化,形成了一種全民參與的價值。

我們也正在迎來一個"全民公益時代"。而在"人人公益"方面,"加多寶扶貧基金員工月捐"項目堪稱典范。

"加多寶扶貧基金員工月捐"項目成立于2009年,旨在鼓勵加多寶公司員工參與全民公益,通過主動、持續、小額的捐款參與公益慈善事業。截至目前,加多寶已有近2000名員工投身月 捐行列,遍布集團高層到門衛保安各個階層。

"憧憬未來,我們期望以企業和個體的小善帶動社會大善,以自身的公益善行,喚起社會更多的善念,匯聚更多的公益力量,促進善能量的循環。我們也希望能夠攜手公益組織、媒體及全社會的愛心人士,共同創建"以善促善,人人公益"的全民公益時代!"加多寶集團董事長陳鴻道在《加多寶公益白皮書》的致辭中如此寫道。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