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的投資迷宮
每個月發動1.6起投資,平均每起投資涉2億美元資金,總投資涉及金額超過40億美元,這是馬云和阿里巴巴在過去15個月里做的事情。投資項目中,大部分是與阿里巴巴業務相關的生態圈投資,但也有大筆投資砸在與電商毫無關聯的公司中。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阿里巴巴IPO歷程。
每個月發動1.6起投資,平均每起投資涉2億美元資金,總投資涉及金額超過40億美元,這是馬云和阿里巴巴在過去15個月里做的事情。
在這些投資中,有的是阿里巴巴作為投資主體,有的則是馬云和他的朋友們。投資項目中,大部分是與阿里巴巴業務相關的生態圈投資,但也有大筆投資砸在與電商毫無關聯的公司中。
在阿里巴巴赴美上市的前夜,這些投資墊高了阿里巴巴的估值,也為阿里巴巴未來的發展埋下伏筆,而馬云以及其他一些關聯者也將獲得不菲的收益。
北京市安理律師事務所合伙人Raymond Wang,最近每天都在等著中國年交易額最大的電商平臺阿里巴巴集團(以下簡稱阿里巴巴)發布其在美國上市的招股書。每天都有消息預告說第二天阿里就要發招股書了,但往往等來的都是推遲發布的消息。
“只有看到招股書,我才能更清晰地了解阿里巴巴在上市前的這些密集投資行為背后的邏輯。”Raymond Wang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馬云如今是很多律所和投行的研究對象。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他發起了幾十起令人眼花繚亂的投資。
南方周末記者根據公開報道粗略統計,過去15個月,阿里巴巴發起了24起投資,平均每個月1.6起。投資占股從5%到100%不等。其中三分之二的投資是作為戰略股東入股,三分之一的投資是控股和全資。阿里巴巴投資的領域大都是電商之外的行業,主要是移動互聯網。
2013年11月,阿里巴巴旗下投資平臺阿里資本的董事總經理張鴻平在某投資論壇上透露,阿里巴巴從2012年11月到2013年11月,一年時間投資了超過10億美元到互聯網、無線互聯網、本地生活(以下簡稱LBS)、社交網絡(以下簡稱SNS)等領域。
阿里巴巴2014年的投資動作更加頻繁。從年初至今,就有11起投資。最新的幾個投資更是大膽跨界,涉及一些跟電商沒有直接關聯的公司,比如文化中國、銀泰百貨和恒生電子。僅這三個公司的投資涉及資金就有約20億美元——不過,這幾筆交易都還需經過一系列審批流程才能達成。其中有關恒生電子的投資還引發了業界對其從“后門”闖入金融業的擔憂,因為恒生電子目前壟斷著國內金融軟件市場,掌握著大量金融機構的后臺數據。
還有一大串傳聞要跟阿里巴巴有資本合作的公司名單,比如萬達、長江證券、攜程、盛大、魅族科技、波導股份、蘑菇街、拍拍貸、手機音樂播放器天天動聽和新浪視頻等。
此外,阿里巴巴還在美國投資了一些公司,并且將這些投資消息在內地低調處理。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阿里巴巴在2013年8月就向美國電商霸主亞馬遜的競爭對手ShopRunner投資2.06億美元。ShopRunner的用戶繳納79美元年費,即可獲得商品2天內送達的服務。
根據阿里巴巴的股東美國雅虎公司公布的財報,阿里巴巴2012年全年凈利潤是9.32億美元,2013年全年凈利潤35.61億美元。也就是說,馬云2013年把上一年的凈利潤全部用來投資——2014年才剛過了不到一半,就把2013年全年凈利潤基本用來做投資。
在此之前,馬云曾在阿里巴巴內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