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大爆炸
在魔幻現實主義已經式微的今天,《百年孤獨》再次引起了空前熱烈的關注。在偉大作家成為瀕危物種時,一位大師的離去自然會引起巨大的反響,但無節制的贊美乃至頂禮膜拜卻也會造成認識上的混亂。
責任編輯:朱又可
文學的馬孔多在成長、繁榮的同時,也孕育了衰敗、毀滅的種子,只有對它來一次徹底的反動才能獲得新生。
有這樣一個故事:
我來到一個叫科馬拉的村子,為了尋找一個重要的東西。在村子口,我碰到了第一個科馬拉人,一個頭發卷曲的中年人,他說那個曾經風光一時的玩意兒早就埋在地底下了,都已經發臭啦,他這兒倒是也有一個東西,現在正流行著呢。我搖搖頭走開了。后來我碰到了第二個科馬拉人。他是個白胡子的老人。老人說,剛才與你說話的那個中年人早就死啦,11年前就死啦,只有在他這兒,才有20世紀最好的東西。老人說著,打開了手提箱,里面有滿滿一箱紙,紙上寫著密密麻麻、難以辨認的梵文。這時一陣狂風吹來,紙張們紛紛揚揚地飄起,像長了翅膀似的飛向遠方。我們都去追逐那些紙張,老人朝一個方向,我朝另一個方向。不知追了多遠,我碰到了第三個科馬拉人,他說別追啦,那個白胡子老人已經死啦。我大吃一驚,隨口問,什么時候死的?對方說,4月17號……
這個故事很有些胡安·魯爾福小說的味道。
在魔幻現實主義已經式微的今天,《百年孤獨》再次引起了空前熱烈的關注。這一次,不是因為人們在作品里發現了什么新東西,而是因為它的作者死了。在偉大作家成為瀕危物種,近乎絕跡、也許已經絕跡的情況下,一位大師的離去自然會引起巨大的反響,但無節制的贊美乃至頂禮膜拜卻也會造成認識上的混亂。
對于馬爾克斯,墨西哥作家魯爾福是一個特殊人物。在寫作《百年孤獨》時,馬爾克斯從很多人那里汲取了營養,如索??死账沟摹抖淼腋λ?/p>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韻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