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爭議】P2P,互聯網金融創新抑或忽悠?
日前,P2P(個人對個人的借貸)壞消息不斷。一是國內最大的P2P企業宜信陷入了“8億壞賬”傳聞。二是多家P2P平臺出事。P2P,是互聯網金融創新還是對工薪散戶的忽悠?
責任編輯:陳斌 實習生 林寶玲
P2P借貸:金融脫媒抑或空中走鋼絲?
P2P是peer to peer或person to person的簡寫,意為個人對個人的借貸。日前,P2P壞消息不斷。一是國內最大的P2P企業宜信陷入了“8億壞賬”傳聞。二是多家P2P平臺出事。4月14日,深圳P2P平臺錢海創投發布公告,稱平臺正在接受深圳公安局經濟偵查處的調查,暫停運營。4月15日,旺旺貸的網站已經無法打開,網站之前留的400電話,也始終無人接聽。這就讓一個長期爭論再次白熱化了:P2P,是互聯網金融創新還是對工薪散戶的忽悠?
正方:P2P是互聯網金融的一個重要創新,能夠聚合與盤活社會上的閑散資金、小額資金,提高資金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