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表的審美釋放

乾隆皇帝說過天朝什么都不缺,就只有洋鐘和洋槍還是西洋人造得最好。早在1270年,在意大利和德國出現早期的機械鐘,而中國則于1601年明代萬歷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國的自鳴鐘,清代時雖有很多進口和自制的鐘表,但都為王宮貴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還是看天曉時。雖說中國人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時期制造的水運儀象臺,可稱為世界近代意義上的鐘表鼻祖,但它還只是為中國帝王“觀天之象,測天之意,順天之理”以定國策需要的天文儀器。

乾隆皇帝說過天朝什么都不缺,就只有洋鐘和洋槍還是西洋人造得最好。早在1270年,在意大利和德國出現早期的機械鐘,而中國則于1601年明代萬歷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國的自鳴鐘,清代時雖有很多進口和自制的鐘表,但都為王宮貴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還是看天曉時。雖說中國人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時期制造的水運儀象臺,可稱為世界近代意義上的鐘表鼻祖,但它還只是為中國帝王“觀天之象,測天之意,順天之理”以定國策需要的天文儀器。

2014Basel飛亞達展館

盡管水運儀象臺是北宋時由蘇頌建立的一個綜合型的計時天文儀器,但其畢竟比歐洲鐘表發明要早了數百年,還有現代鐘表機芯中最為重要的擒縱結構也是來自這個北宋人的發明,目前在日本長野縣和中國廈門都有這一神器的一比一的復刻版可以領略當年的風采。所以人們說中國人的第五大發明就是鐘表,中國的鐘表文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與中國人發明創造的精神相關聯的。

此次出征2014 BaselWorld,飛亞達入駐一號館二層,熱鬧非凡,開幕前一日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作為本次展覽級別最高的中國方面領導人,為飛亞達展廳剪彩;開幕當日品牌代言人古天樂、高圓圓引發了超級人氣,并發布了參與設計的攝影師系列及心弦系列慈善特別款腕表。27歲的飛亞達,作為首個進入BaselWorld這個全球鐘表行業風向標的展會盛事的中國品牌,已連續四年參展。其成熟的市場化運作表現,在動輒百年品牌歷史云集的一號館內毫不遜色,最初的“飛出亞洲達到世界”的夢想早已化為現實。正如飛亞達品牌總經理杜熙所言,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現在,維持本土品牌非常困難,閉門造車的生存方式絕對沒有未來。所以與其被動防守,不如主動走出國門,這是飛亞達始終倡導的經營思路。

飛亞達攝影師系列2014限量款

其余中國鐘表品牌如海鷗、EZON、廊橋、孔氏琺瑯表等則入駐二號館一層,來自中國的品牌和制表人們敢于在瑞士鐘表王國的舞臺上展示自己對于鐘表文化的熱情與投入。

雖然,“四大金剛”老牌國表(海鷗、北京、上海、孔雀)并非輝煌如初,但依然擁有機械機芯自主制造能力,除了少部分自用外,大量供給國內外其他手表品牌。比起后起之秀所謂“四大天王”(飛亞達、羅西尼、依波、天王)在市場上的風生水起,老“四大金剛”更需要創新的市場化運作意識。這些極具代表性的老牌手表生產企業,追溯其歷史,本身即專注機芯生產,擁有極強的研發能力,所以依托此類積淀,勢必將選擇制作頗具技術含量的手表作為突破口,展現品牌能力。而由獨立中國企業家經營的手表品牌,由于缺失老牌鐘表廠的機芯制造能力,往往會從設計感趨向國際化的角度打出自己的旗號。而余下的小型手表品牌,因為既不具備機芯研發能力,又往往缺乏設計創意,所以為求生存,只能從事OEM生產,即代工。

飛亞達攝影師系列慈善特別款

北京手表廠總經理苗洪波亦坦言國表相比瑞士同行的競爭力較弱,然而我們卻能看到一批又一批制表人的努力與進步。2013年,北京表的青年設計師自主研發了擁有453個零件的雙陀飛輪腕表“無極”,售價高達人民幣45萬。而“星月傳奇”與“馬踏飛燕”兩款腕表也體現出濃厚的中國文化思想與制表人創造力。

飛亞達心弦系列2014慈善特別款

雖然關于中國表褒貶不一,我們對于自己的審美也不夠自信,除去必然存在的民族情感因素外,文化認同感才是一劑“強心針”。

來自北京的“孔氏琺瑯表”(Koncise)今年第一次參加BaselWorld,雖然與組委會進行了一年的協商并為之花費了25萬人民幣的展位費用,但結果無疑令人滿意。除了懸掛在展位門廊上的大紅燈籠外,孔氏還將自己制作掐絲琺瑯的師傅帶到現場,以示中國琺瑯在設計、工藝方面與西方的區別。“或許戴個百達翡麗或積家可以彰顯自己的成功與財力。但西方人的產品畢竟無法取代我們中國自己的文化價值,例如孔氏琺瑯腕表的卷軸狀表殼、山水畫表盤等,這些能夠喚起我國消費者的文化認同。”

未來,“中國創作”的腕表,將對國人審美產生重要的引導作用。中國人自己的審美訴求,最終回歸中國人之手,或許能夠獲得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