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組認定黎朝陽為“猝死”
韋華生說,“黎朝陽的猝死有誘發因素,原因不明確?!崩栊闱逄岢鲑|疑,“調查組成員全部來自桂林市檢察院和法院,自己怎么能調查自己?”
■法官暴死看守所后續
家屬提出多般質疑,稱不接受該結論
“黎朝陽死于青壯年猝死綜合征?!保玻埃埃纺辏丛拢玻谷眨保矔r20分,桂林法官黎朝陽死亡事件領導小組與法醫在桂林桃江賓館向家屬宣布了調查結果。
據家屬現場拍攝的錄像,調查組組長、桂林市政法委執法監督室主任石紹森在會上介紹,黎朝陽因涉嫌受賄羈押在桂林市第一看守所后,情緒激動,經常大聲喊叫,睡眠及飲食很不規律,放風后拒絕回到監舍,曾幾次趁看守有員提審同監舍人員時想趁機跑出監舍,為此,看守所給他加戴了戒具。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法醫韋華生在隨后宣讀尸檢報告時稱,黎朝陽的這些表現為“猝死的誘因”。
根據調查組的報告,3月28日,黎朝陽趁民警帶出同監舍關押人員時沖出監舍,由于地滑摔倒在地,上嘴唇磕在鐵門的角鐵上,掉了一顆門牙,流血不止。值班民警隨即將黎朝陽送往興安縣人民醫院,醫生診斷其上唇全層裂傷,裂口與嘴唇等寬,醫生為他縫合了5公分長的傷口。送回看守所后,黎朝陽拒絕接受治療。
2007年4月2日8點50分,黎朝陽經搶救無效死亡。
“我們排除黎朝陽中毒、受刑訊逼供的可能?!狈ㄡt韋華生對黎朝陽身上的傷痕一一做了解釋。尸體除唇鼻之間的縫合口外,表體無遭受暴力的痕跡,體內亦無異物。胸部兩個對稱圓環形暗紅色皮膚色素改變,胸前肌肉未見出血,這是搶救時直流電留下的傷痕。腹部(系腰帶處)兩側、左右大腿對稱地留有圓形表皮色素改變,可能系關押期間很少洗澡及身體摩擦。兩個手腕有皮下出血層,下肢的兩個踝部也有表皮剝脫,為黎朝陽生前曾帶手銬腳鐐,行動不便碰撞摩擦所致?!袄璩柕拟烙姓T發因素,原因不明確?!表f華生說。
在醫學界,青壯年猝死綜合征的病理至今原因不明,多發生于平素健康、20-49歲的男子身上。八成20-40歲的男性猝死者死于潛藏的心血管疾病,壓力過大、好勝心強等心理狀態往往是誘發潛藏疾病“瞬間爆發致命”的主因。
黎朝陽的家屬不能接受親人就這樣“原因不明”地死去。
黎妻周燕樂當場痛哭失聲。周燕樂的家屬當即提出幾點疑問:姐夫生前無心臟病與心血管疾病史,又怎會有潛在疾病導致猝死?他在羈押期間的人身與健康權利有沒有受到保護?究竟是什么原因給他造成如此大的精神壓力?他在絆倒時怎么能磕出那么大的傷口?嘴唇磕到牙齒的話,上唇應該是不規則創口,但我們看到的是一條很整齊的傷口。
中國政法大學證據科學研究院常林教授告訴本報記者,青壯年猝死綜合征是一種排除性的診斷,只能排除病質、中毒等意外死亡原因,不能證明是否遭刑訊逼供。刑訊逼供不僅僅是肉體上的傷害,也包括精神上的折磨。
石紹森沒有正面回答上述質疑,在解釋了黎朝陽跌倒的經過后,他表示,這些都是根據監控錄像得來的,“向領導和家屬負責”。會上,石紹森仍然拒絕向家屬提供錄像帶、尸檢與調查報告。石紹森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電話采訪時稱,家屬和媒體無權要求他們提供報告,只有進入訴訟程序后,當事人律師方可提取。
黎妻周燕樂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們曾要求廣西壯族自治區級別的醫療機構進行尸檢,遭拒,后才在指定的兩家市級醫院中選擇了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現在連尸檢報告都不能給我們”。
“調查組必須將尸檢報告交給家屬,”常林教授指出,黎朝陽系桂林市檢察院在執法活動中死亡,沒有禁止的法律條文,他們就必須給家屬一個交代。常林就該案分析,公安局指定的鑒定機構為當地,從法律上講合理。桂林市醫學院附屬醫院獨立于桂林市公檢法以外,且當地發生的事情一般在當地醫療鑒定機構進行,如果家屬都要求省級甚至去國家級機構鑒定,會極大增加司法鑒定的成本。
黎朝陽的妹妹黎秀清對調查組的公信力亦提出質疑,“調查組成員全部來自桂林市檢察院和法院,自己怎么能調查自己?”
石紹森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桂林市檢察院和公安局組成調查組,是因為他們對該案比較熟悉,有利于案情水落石出。他強調,事故調查組并非單純由桂林市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組成,自治區黨委和政法委也已派法醫和調查人員到桂林指導工作,“他們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本報記者追問“重要指導”的具體所指時,石紹森沒有作答。
“我們沒有在會上看到任何一個區一級的領導來‘指導工作’!”黎秀清肯定地說。會議結束時,她一一記下每名調查組成員與法醫的名字。她向本報記者表示,肯定會請律師打官司,還有太多的疑問至今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解釋:兄長死亡的確切時間仍然不知,背后的兩處瘀傷來歷不明;兄長死時身上一絲不掛,衣物現仍不知去向……
“我們一定會查到底,那11天里,在我哥身上究竟發生了什么?” 黎秀清堅定地說。
家屬提出多般質疑,稱不接受該結論
“黎朝陽死于青壯年猝死綜合征?!保玻埃埃纺辏丛拢玻谷眨保矔r20分,桂林法官黎朝陽死亡事件領導小組與法醫在桂林桃江賓館向家屬宣布了調查結果。
據家屬現場拍攝的錄像,調查組組長、桂林市政法委執法監督室主任石紹森在會上介紹,黎朝陽因涉嫌受賄羈押在桂林市第一看守所后,情緒激動,經常大聲喊叫,睡眠及飲食很不規律,放風后拒絕回到監舍,曾幾次趁看守有員提審同監舍人員時想趁機跑出監舍,為此,看守所給他加戴了戒具。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法醫韋華生在隨后宣讀尸檢報告時稱,黎朝陽的這些表現為“猝死的誘因”。
根據調查組的報告,3月28日,黎朝陽趁民警帶出同監舍關押人員時沖出監舍,由于地滑摔倒在地,上嘴唇磕在鐵門的角鐵上,掉了一顆門牙,流血不止。值班民警隨即將黎朝陽送往興安縣人民醫院,醫生診斷其上唇全層裂傷,裂口與嘴唇等寬,醫生為他縫合了5公分長的傷口。送回看守所后,黎朝陽拒絕接受治療。
2007年4月2日8點50分,黎朝陽經搶救無效死亡。
“我們排除黎朝陽中毒、受刑訊逼供的可能?!狈ㄡt韋華生對黎朝陽身上的傷痕一一做了解釋。尸體除唇鼻之間的縫合口外,表體無遭受暴力的痕跡,體內亦無異物。胸部兩個對稱圓環形暗紅色皮膚色素改變,胸前肌肉未見出血,這是搶救時直流電留下的傷痕。腹部(系腰帶處)兩側、左右大腿對稱地留有圓形表皮色素改變,可能系關押期間很少洗澡及身體摩擦。兩個手腕有皮下出血層,下肢的兩個踝部也有表皮剝脫,為黎朝陽生前曾帶手銬腳鐐,行動不便碰撞摩擦所致?!袄璩柕拟烙姓T發因素,原因不明確?!表f華生說。
在醫學界,青壯年猝死綜合征的病理至今原因不明,多發生于平素健康、20-49歲的男子身上。八成20-40歲的男性猝死者死于潛藏的心血管疾病,壓力過大、好勝心強等心理狀態往往是誘發潛藏疾病“瞬間爆發致命”的主因。
黎朝陽的家屬不能接受親人就這樣“原因不明”地死去。
黎妻周燕樂當場痛哭失聲。周燕樂的家屬當即提出幾點疑問:姐夫生前無心臟病與心血管疾病史,又怎會有潛在疾病導致猝死?他在羈押期間的人身與健康權利有沒有受到保護?究竟是什么原因給他造成如此大的精神壓力?他在絆倒時怎么能磕出那么大的傷口?嘴唇磕到牙齒的話,上唇應該是不規則創口,但我們看到的是一條很整齊的傷口。
中國政法大學證據科學研究院常林教授告訴本報記者,青壯年猝死綜合征是一種排除性的診斷,只能排除病質、中毒等意外死亡原因,不能證明是否遭刑訊逼供。刑訊逼供不僅僅是肉體上的傷害,也包括精神上的折磨。
石紹森沒有正面回答上述質疑,在解釋了黎朝陽跌倒的經過后,他表示,這些都是根據監控錄像得來的,“向領導和家屬負責”。會上,石紹森仍然拒絕向家屬提供錄像帶、尸檢與調查報告。石紹森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電話采訪時稱,家屬和媒體無權要求他們提供報告,只有進入訴訟程序后,當事人律師方可提取。
黎妻周燕樂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們曾要求廣西壯族自治區級別的醫療機構進行尸檢,遭拒,后才在指定的兩家市級醫院中選擇了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現在連尸檢報告都不能給我們”。
“調查組必須將尸檢報告交給家屬,”常林教授指出,黎朝陽系桂林市檢察院在執法活動中死亡,沒有禁止的法律條文,他們就必須給家屬一個交代。常林就該案分析,公安局指定的鑒定機構為當地,從法律上講合理。桂林市醫學院附屬醫院獨立于桂林市公檢法以外,且當地發生的事情一般在當地醫療鑒定機構進行,如果家屬都要求省級甚至去國家級機構鑒定,會極大增加司法鑒定的成本。
黎朝陽的妹妹黎秀清對調查組的公信力亦提出質疑,“調查組成員全部來自桂林市檢察院和法院,自己怎么能調查自己?”
石紹森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桂林市檢察院和公安局組成調查組,是因為他們對該案比較熟悉,有利于案情水落石出。他強調,事故調查組并非單純由桂林市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組成,自治區黨委和政法委也已派法醫和調查人員到桂林指導工作,“他們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本報記者追問“重要指導”的具體所指時,石紹森沒有作答。
“我們沒有在會上看到任何一個區一級的領導來‘指導工作’!”黎秀清肯定地說。會議結束時,她一一記下每名調查組成員與法醫的名字。她向本報記者表示,肯定會請律師打官司,還有太多的疑問至今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解釋:兄長死亡的確切時間仍然不知,背后的兩處瘀傷來歷不明;兄長死時身上一絲不掛,衣物現仍不知去向……
“我們一定會查到底,那11天里,在我哥身上究竟發生了什么?” 黎秀清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