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球巡禮】袁鐵堅專欄 在公主郵輪上感受中美高爾夫的差異
在公主郵輪上感受中美高爾夫的差異似乎有些怪異甚至有點荒誕,“公主郵輪”與高爾夫風馬牛不相及,卻被我生拉硬扯地組合、聯系在一起。
這是因為一段旅程,一段由洛杉磯出發的海上郵輪的旅程,讓我想到了由郵輪構成的海上假期旅游在歐美乃至于中國發生的許許多多的故事,讓我想到高爾夫,想到高爾夫運動與郵輪旅游一樣,由于國情、由于文化、由于制度的不同,在中美兩國之間產生的巨大的差異。
那是一個初冬的時節,我們一行在洛杉磯的海港登上了被譽為美國海上度假旗艦產品的公主郵輪Princess Cruises,開始了平生第一次的海上郵輪度假之旅。
我們選擇的是最短的行程,從洛杉磯出發,沿加利福尼亞海岸線航行,抵達墨西哥的恩森納達,然后返回。行程雖短,但數天的航程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郵輪的奢華、舒適自不待言,旅游的六要素“吃、住、行、游、購、娛”應有盡有,真可謂是旅游集大成者的盡情享用和享受。但最讓我感興趣的不是這些,而是作為郵輪的顧客或曰旅游者的人員構成。
在中國,能夠搭乘豪華郵輪旅游的游客,基本上與能到球場打高爾夫的人處于一個階層,所謂“非富即貴”的人群。但美國卻不盡然,從我了解和觀察的情況來看,作為郵輪的顧客,可謂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有退休的老人,有放假的學生,有閨蜜們的組合,有哥兒們的聚會,有的似乎是有組織的集體活動,但更多的是以家庭為單位的休閑度假,夫妻帶著兩個、三個甚至更多的孩子在郵輪上的各種游樂項目上嬉戲游玩,成為郵輪上最常見的一道風景。
郵輪上,不乏富貴之人,但更多的似乎是中產階級或曰工薪階層的游客,我們所看到的每一個人,都沉浸于度假的休閑氛圍中,洋溢著一種幸福感。
也許,在客艙的舒適程度上,因為價格的差異會呈現不同的變化,或寬敞,或逼仄,或奢華,或普通;也許,在郵輪的賭場上,或一擲千金,或淺嘗輒止,或駐足觀望;但我們在這個被每個游客分享的度假空間里,看不到階層的差別,看不到貧富的差異,看不到身份的別樣,我們看到的是平等、是快樂,是那種實實在在的幸福感。據了解,美國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都會有郵輪度假的經歷,多則一年數次,少則數年一次,旅途可長可短,價格可高可低,時間從數天到數月均可挑選。以我們此次旅程為例,三人價僅需2000美金(約合人民幣1.2萬元,屬中上價位的客艙),美國普通家庭的年收入為5-6萬美金,更因為美國在醫療、住房方面遠不及中國家庭的壓力,所以,如此低廉的旅費以及服務的周到舒適,自然導致眾多美國家庭對郵輪度假趨之若鶩。
由此聯想到高爾夫,聯想到高爾夫運動在中美兩個國度的不同境遇和差異。
在中國,能到高爾夫球場揮桿的人群“非富即貴”,以至于這個已列入奧運會競技的體育項目受到眾多的責難,究其根源,高爾夫的“貴族運動”標簽和奢華消費特征,讓普羅大眾敬而遠之,也讓普羅大眾群起攻之。
美國則截然不同,能享受高爾夫運動樂趣并感受其中的健康和美感的,不僅有富貴的精英階層,也有大量的中產階級愛好者,所以,美國的高爾夫運動參與者多,比賽多,競技水平也高,球場數量更是高居世界之最。中美兩國國土面積大致相當,但美國的球場約為2萬個,中國的球場(包括在建的)則不到1千個,美國的球場建設完全是市場行為,而中國的球場建設則摻雜了太多的非市場因素并遭到各種非議,究其原因,就在于美國的高爾夫是普羅大眾的體育運動,而中國的高爾夫則是被污名化的“貴族運動”和“奢靡消費”。
當然,美國的高爾夫消費也是分層級的,有貴族階層的會員球場,實行嚴格的會員制,如奧古斯塔球場;即便是公眾球場,也依品質、品牌的不同在價格上有極大的差異,如圓石灘球場,收費就十分昂貴。但美國高爾夫球場數量最多的是社區的公眾球場,這是為社區居民服務的,所以收費低廉,因此,打球者眾多,成為社區居民健身、娛樂和聚會的所在。
常常想,什么時候,中國的高爾夫運動也像美國一樣,從貴族走向平民,從奢靡走向普通,從此,高爾夫的話題不再沉重,變得輕松、快樂和健康!如同海上郵輪消費,也能進入中國的尋常百姓家!
【作者簡介】
袁鐵堅 本為大學教師,卻投身商海,參與和主持了華僑城集團大型旅游綜合項目—深圳東部華僑城以及云南昆明華僑城相關項目從立項、策劃到建設的全過程。去過世界的不少地方,大多與高爾夫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