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鑒】201402

《現場》:鳳凰記者看見的真實中國
愛情雞湯 《安德魯和多莉尼》
把莫高窟搬進美術館 煌煌大觀——敦煌藝術展
相愛總是簡單 《阿黛爾的生活》

閱讀

在現場還有什么用

《現場》:鳳凰記者看見的真實中國

作者:雷宇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3年12月

 

新世紀頭十年,傳統媒體將死的預言已經讓人耳朵起繭。在人手一部手機,隨時可以拍照片視頻、發微博的時代,從19世紀中期現代新聞業崛起以來就競相奔赴大事件的新聞記者們也一次次被敲著警鐘,許多人斷言他們將要被人人都是記者、人人都在現場的時代所拋棄,就像印刷術把抄寫工人掃進歷史的廢料堆一樣。

但是依然有人像黃金時代的新聞人那樣,相信他們事業的價值。一個睿智的、富有經驗和分析判斷力的聲音,超過了一千個智能手機的喧嘩。

雷宇就是其中之一。這位鳳凰衛視的記者在過去七年中一直奔走在新聞現場,目擊一個接一個大事件的發生。對一個新聞行業的人來說,這是莫大的幸運,足以作為職業的榮譽勛章。

她沒能親歷2008年的汶川地震,但是在玉樹和雅安地震時都抵達了現場,還有舟曲泥石流、大連油罐爆炸,以及多到讓人神經麻木的礦難。這本書可以視為采訪手記。但它的價值并不僅僅是對新聞的補充。對一個優秀的記者而言,呈現出的新聞只是所有材料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故事和線索只能隱藏在水下,成為新聞的堅固基礎。有時候,更意味深長的故事也藏在深處,不動聲色。

沒有征服,只有記錄

愷撒大帝來到東方的土地上,說:“我來,我看見,我征服。”只有旅行者才會對身在現場產生這樣過分浪漫的想象。對記者而言,從來沒有征服,只有記錄。每一個抵達現場的記者都不屬于現場。他們是外來者甚至闖入者。當大事發生時,無數新聞記者涌向現場試圖尋找好故事,但大多數淺嘗輒止,有時候甚至因為缺乏基本的職業素質而讓同行感到羞愧。

雷宇知道,記者在現場,尤其是災難現場,往往會遭遇尷尬。記者目睹大事件的發生,仿佛因此與大時代發生聯系,事實并非如此。除了人類天然的同情心,他們并不因為在現場就能對苦難更加感同身受,更加與時代的創傷血肉相連。他們只是記錄和傳達者,本身時常無能為力,職業卻要求他們不能不去注視,美國同行面對非洲饑民的內心沖突永遠存在于這個行業之中。

所以在地震現場,她驚異于災民的沉靜,他們可以不帶感情地敘述自己家族的傷亡和損失。這種怪異的冷靜是因為家家如此,苦難因為平等而無從申告。她試圖撫慰他們卻無從下手,因為這樣的災難她并未經受。

在山西發生礦難的小城,她面對遇難者的親屬,在傾聽的過程中,明白他們的目的只是尋求賠償,后來她報道了更多的礦難,“每當出現礦難事故,家族中會有類似頭人來討要賠償,但往往最直系的親屬卻分到最少。”這是另一個世界的生存法則。

同為電視新聞記者,同為女性,雷宇很難不讓人聯想并對比更加名聲顯赫的柴靜。她們同樣有女性的敏感和細膩,但與柴靜的《看見》充滿個人回憶與當下世界的閃回以及美文式的抒情不同,《現場》更加單刀直入,甚至有一點粗糲??赡芮∈沁@種粗糲感,彰顯了現場本身。

戰場歸來的士兵沒有故事可說

梁文道在評價這本書時引用了本雅明的話:“戰場歸來的士兵沒有故事可說。”因為見過太多苦難,悲憫令人緘口不言。奔赴現場者必須與這種悲憫共存,但是倘若僅僅如此,他或者她就與一個路過此地的手機攝像頭毫無分別。由于悲憫而感動自己,則更無價值。觀察現場是一種田野調查,是對當下的考古發掘,必須從紛繁中捕捉到真相和意義,解剖出世界如此運行的邏輯。所有的問題都必須追問,而不是滿足于尋找指責和同情的對象。情懷可以打動人,但無法取代增長智識的智慧。

誰都可以記錄礦難,但法規是如何被鄉土、政治和商業混雜的規則所扭曲,以至于礦難成為難解的題?一個官員的敷衍或者囁嚅可以成為指責的對象,但是什么讓一個有正常感情的人成為冷漠官僚機構的一部分?農村水利設施的普遍荒廢只是一條消息,而等待解答的問題則是,是什么導致了荒廢,又是什么讓人們對荒廢視而不見?都市的蟻族在尋找上升機會的路途中掙扎,是什么讓年輕人的路越走越窄?階層板結已經成為陳詞濫調,但它究竟是如何在日常的細枝末節中發生?更重要的是,在所有這些問題中,人的精神處境是怎樣的?

如果不能解答這些問題,只呈現表象不能算是記錄中國,只能算路過中國,甚至掠過中國。

在這一點上,無論是柴靜的《看見》,還是雷宇的《現場》,都有毋庸諱言的不足,也正是這些不足削弱了身在現場的價值。但從書中,已經可以看到雷宇為解答這些問題做出的努力。七年的工作對一個中國記者而言已不算短暫,但想要認識中國依然為時尚早。

所有人都高舉攝像頭的時候,總會有人發現更加重要的細節,更加有意義的線索,能夠描述出一個更加真實而深刻的世界?,F場的價值,因此不會被紛雜所埋沒,每個人都因此被提醒自己身處命運的共同體中。

 

新書推薦

《社會化生存》

作者:丁正洪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1月

微博是全新社會的身份證。本書作者是新浪微博的早期團隊成員,目睹并參與了微博這個中國最大的社會化媒體平臺的創立和發展壯大?;谠谛吕宋⒉﹥炔康那把剡\營經驗,作者試圖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案例,總結整個社會化媒體生態系統的生長特點和繁衍規律,并對社會化媒體的運行之道提煉出十大定律,非常適合對互聯網媒體營銷感興趣的讀者。

《老生常談》

作者:資中筠

出版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1月

資先生對這本書的介紹是這樣的——“題材龐雜,東拉西扯,沒有什么足以振聾發聵的驚人之語。無以名之,名之曰《老生常談》。”本書匯集訪談、雜文、演講等多種內容,大多是資先生對于中國當前現實的觀察和反思??此齐S筆之作,實際上卻如同一堂堂啟蒙課,從思想上給予讀者啟發,同時向時代發出警示。另外,書中還有幾篇內容涉及資先生的治學經驗、人生經歷,值得一讀。

《我的父親手塚治蟲》

作者:【日】手塚真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1月

在日本,沒有人不知道手塚治蟲。他創造的鐵臂阿童木、森林大帝、怪醫黑杰克、火鳥,讓他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日本故事類漫畫開創者、現代日本動畫先驅者。這一次用文字重現這位漫畫家生活故事的是他的長子、視覺藝術家手塚真。本書的日本原版名為《手塚治蟲的素顏》,兒子揭開的是這位“天才”父親的“素顏”一面,漫畫迷們不僅能從真實的生活細節中品嘗到手塚治蟲身上的人情味兒,也能從一個側面了解這位漫畫家天馬行空的創造力是從何而來。

 

舞臺

愛情雞湯 《安德魯和多莉尼》

2006年,83歲的法國哲學家安德烈·高茲為自己身患絕癥、即將不久于人世的妻子多莉娜寫下了75頁的情書,記錄兩人長達六十年的愛情。一年后,夫妻二人攜手離世。

這個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被西班牙的庫倫卡劇團改編成了默劇《安德魯和多莉尼》。2010年首演以來,這出戲劇已經在二十多個國際藝術節巡回演出。2013年是這出戲第二輪來到中國。故事在不同城市上演,卻都同樣伴隨著觀眾的笑聲和淚水。這不是一部大制作的作品,全劇只有三個演員,大部分的演出場地是在中小型劇場。因為是默劇,全劇甚至沒有任何對白,全部通過演員的肢體表達和音樂來對故事進行詮釋。

男主角安德魯是一名年邁的作家,多年來,他醉心于寫作,打字機是他最忠實的伙伴。而女主角多莉尼則是一位大提琴手。夫婦倆在一起數十年,生活早已經被各種無趣乏味和磕磕碰碰圍繞。兩人之間少不了各種摩擦,即便是在兒子面前,兩人也會因為一些小事相互不遷就對方而產生矛盾。

但生活卻在平淡中突然發生了變化—女主角被診斷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癥,一些事、一些人在老太太腦海里逐漸被忘卻,記憶開始退化、空白。也正是在此刻,安德魯似乎突然從失憶的伴侶身上,重新找回了當初的相遇相識,找回了當初的愛情。

兩人當初的相遇是一場偶然。安德魯年輕時也熱愛寫作,卻一直懷才不遇。多莉尼被無意看到的安德魯寫的情書俘獲芳心。愛情的到來是熱烈的、充滿激情的,婚后的生活卻是平淡的 , 當打字機和大提琴的聲音同時在生活中響起,最初的浪漫和諧逐漸變成了讓人煩躁的根源,最終讓愛情變淡。

雖然摩擦不斷,但是在失憶癥狀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多莉尼忘記了很多事物,但依然記得自己身邊最重要的那一個。當她緊緊抱住安德魯的那一刻,臺下的觀眾除了感受到一陣溫暖,想必也會在內心涌起一句很俗的話:“我又開始相信愛情了”。

沒有一句臺詞,也沒有一個真實的面孔—三名演員都帶著夸張的人臉面具進行表演。尤其是其中的兩名男演員,全程不斷變換著兩人的角色,時而你演丈夫我演兒子,時而我演丈夫你演兒子,中間還要穿插出演各種個性鮮明的其他配角。讓人意外的是,這種完全將情感回歸于肢體演繹的表演方式毫不突兀,語言反倒成了多余的東西。在產生語言之前,肢體是人類之間更為原始和直接的表達、交流方法。當舞臺上的演員們擺脫了臺詞的牽絆,整個表演也就自然地回到了最原始、最直接、最為赤裸的講述方式。

大概并不能用“驚喜”來形容這出戲給臺下觀眾的感受—因為它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戲,除了用面具去讓人們意識到舞臺和現實的距離感之外,并沒有玩弄太多的舞臺形式,甚至沒有特別引人入勝的劇情。但這出戲注定會感動觀眾??鋸埫婢郀I造的距離感,反倒抽離出一種“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狀態,觀眾的想象力和融入感被濃郁的真情實感極大地調動起來。故事中蘊藏的所有感情力量,都被直接地表達出來,并有效地傳遞到了觀眾心里。這部戲像是一碗愛情雞湯,看完之后,沒有愛情的人渴望愛情,而已經有了愛情的人,則會如劇中的安德魯一樣,更加珍惜身邊的人。

 

展覽

把莫高窟搬進美術館 煌煌大觀——敦煌藝術展

時間:2013年12月28日至2014年3月16日

地點:杭州,浙江美術館

 

提到敦煌,人們腦海中浮現的是漠北的黃沙曠野,高聳的大佛,褪化的壁畫,歷史的滄桑。

兩千多年前,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走出一條連接中西的“絲綢之路”,敦煌便是其中一個重要樞紐。這個中世紀的國際大都會,貿易頻繁似如今的紐約,藝術繁華如19世紀的巴黎。著名學者季羨林曾說過,“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地區。”

隨著佛教在中國的興起和傳播,佛教藝術在敦煌乃至全國蔚為大觀。在中國的石窟、寺院、殿堂甚至墓室的墻壁上都繪制了大量的佛教藝術作品,但由于自然和人為的因素,大多數繪畫作品特別是唐以前的繪畫作品都遺失殆盡。所幸的是,由于氣候、地理條件及環境的特殊因素,敦煌保存了數以萬計繪畫和雕塑的原作,填補了我國唐以前繪畫傳世作品極為稀少的空缺。

如今,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的佛教石窟寺遺址,是世界上歷史延續最悠久、保存最完整、內容最豐富、藝術最精美的佛教藝術遺存,代表了公元4至14世紀中國佛教藝術的高度成就。敦煌石窟的開鑿歷經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10個朝代,1500年。至今莫高窟仍保存著735個洞窟,45000多平米壁畫,2000余身彩塑和5座唐宋木構窟檐建筑,被譽為“佛教藝術寶庫”,是全人類共享的“世界文化遺產”。

敦煌石窟是無法移動的。為了讓更多人欣賞到這一切,在常書鴻、段文杰等幾代敦煌人的努力下,洞窟、雕塑被復制下來,壁畫也被臨摹,從敦煌千里迢迢運到杭州。想領略敦煌藝術之美的人,不再需要舟車勞頓,也無需鉆入漆黑的洞窟,就能看見敦煌藝術的再現。

曾舉辦過蔡國強爆破展的浙江美術館此番搖身一變,復制的敦煌莫高窟活靈活現。巨大的“莫高窟”牌坊矗立在門口,整個美術館的門面都被巨大的噴繪包起來,成了漠北的懸崖,密密麻麻的洞窟排列其上。沿著展廳參觀,可以完整地看到7個復原洞窟,59幅壁畫臨摹作品,10尊彩塑復制品,花磚真品10件,藏經洞出土經卷真跡10件,再加上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作品和“賦彩新顏——敦煌巖彩畫展”,美術館仿佛是座巨大的敦煌洞窟。

你可以在展覽中見到各個時期的莫高窟壁畫,不僅有大量佛像畫、經變畫、故事畫、供養人畫像及各種裝飾圖案,還有反映各個時代、各個民族和各個階層的各種社會活動的形象,如帝王出行、農耕漁獵、冶鐵釀酒、婚喪嫁娶、商旅往來、使者交會、彈琴奏樂、歌舞百戲……世間萬象,林林總總,呈現了一千年生動的古代社會生活。

“敦煌石窟不能移動,所以這次展出的大部分是臨摹和復制品。但它們都凝結著敦煌研究院藝術家數十年的心血,這些臨品本身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真實地再現了敦煌藝術的神韻。”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說,每個洞窟不僅和原窟完全等大,連洞窟里那種光線感和滄桑感都逼真還原。而洞窟里的所有壁畫,則是敦煌研究院的藝術家在紙上,按照原作臨摹的手繪作品,在安裝洞窟的時候像墻紙一樣貼上去的。

這個備受期待的展覽,在2013年12月28日開幕當天吸引了近萬名觀眾,成為美術館歷史上人數最多的一天。值得一提的是,展覽展出的繪畫作品都是歷代研究敦煌藝術家們的臨摹作品。一代藝術大師張大千也是敦煌的超級粉絲,他在1945年到敦煌臨摹大批作品。美術館精心挑選的90件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作品,獨立成展。其中的30件張大千臨摹敦煌白描畫稿從未對外公布過。

 

電影

相愛總是簡單 《阿黛爾的生活》

導演:阿布戴·柯西胥

主演:阿黛爾·艾克薩勒霍布洛斯 /蕾雅·賽杜 / 沙利姆·克齊歐徹

 

身邊無數朋友,看完《阿黛爾的生活》的第一個問題是:性愛場面有必要拍滿二十分鐘?還是真刀真槍的樣式,足可以收錄進教學指南。更有人好奇揣測起來,身為戛納評委的李安,該不會是因為幾場角力般的床戲,令他想起了《色,戒》,因此也加入了點贊的行列。

我看完電影的第一個想法則是,如果藍妹換個性別,那么,她必然是千夫所指、萬人唾棄的文藝渣男。無論她怎么以憤怒的受害者出現,她的表現似乎太過夸張了。感情本來就是兩人的事,歌里唱著:相愛總是簡單,相處太難?!栋Ⅶ鞝柕纳睢匪胝故镜?,其實也是一對拉拉的日常生活。

這部火爆2013年的同片,把故事架構在很流俗的一見鐘情上面,此外還有相當稀松的日常起居,娛樂出行,夾帶導演喜歡表現的特色食物,令觀眾頭疼、令劇中人崩潰的吵架決裂。在大特寫的頻繁沖擊下,兩位女主演的迷人身體似乎一覽無遺。導演仿佛也想借此說明,他費盡心思去展示這對戀人的狀態,不留死角,并且,抓住了她們最完美的部位,一種味道以及一個瞬間。

對好色之徒來說,《阿黛爾的生活》似乎太過冗長,時不時來上一段素面朝天,鏡頭還晃個不停。對飲食男女而言,電影又把情感的事情說得太簡單,簡單到不像一部常見的同片。她們分手的原因并不是愛情的魅力褪去,而是階級落差帶來的隔閡—無法被克服和消除。這也是雙方家庭為何要先后出場的原因,以及幾年以后她們組成了一個新的家庭,那是一種嘗試與努力。

藍妹是藝術工作者,思想復雜。阿黛爾擁有的卻是普通人生,簡簡單單。這種天然的差異必然導致生活出現裂縫。出身的不同進而變成了思維認知方式的差異。藍妹想讓阿黛爾靠近自己一些,令思想的土地變得肥沃,但阿黛爾更滿足于生活本身的豐饒。她熱愛工作,擅長制作美食,跟周圍人關系融洽,可是,她卻無法真正進入藍妹的生活(尤其是核心的藝術創作),而只能充當一個尷尬的旁觀者。

雖然有外人的辱罵和不解,但實際上,相比其他同片里的洪水猛獸,《阿黛爾的生活》幾乎沒有遭到太多阻力跟折磨。藍妹的才華得到社會認可,她也有藝術領域的朋友圈。相比之下,阿黛爾的地位就讓她倍感失落,煢煢孑立。她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可是,她無法完全面對自己的身份,更無法真正跟藍妹身心交融。這大概也是說明,在阿黛爾所處的階級環境里面,同性戀仍是一種禁忌,至少是無法被公開宣揚的??稍谒{妹的交際圈,同性戀仿佛是擁有著激發創作激情的源泉,大大方方,洶涌不斷。

愛情因為強烈的第一印象而萌發,被食物所催化,借助性事而升華。身體的親密,會帶來生活的能量和熱度,并且,兩個人的漸行漸遠,其實也是被身體所控制。后來在餐廳,兩人一度在光天化日之下,做出了激烈舉動,阿黛爾試圖用身體來喚醒藍妹的愛意,正如她的情感啟蒙、人生一切,完全是被藍妹所喚醒?;蛟S,導演也是想借此說明,只有在魚水之歡的時候,她們才可以做到真正的平等。不需要言語就能找到神秘的平衡點,互相滿足到對方。

因此,戲劇性不是這部電影所感興趣的,導演把重心放在了其他東西上面,她的青春期困惑,她無可避免地陷入戀愛,她的人生彷徨,兩個人的沖突交惡,試圖挽回以及無能為力,這分明就是一份感情從萌生到死亡的完整記錄。導演想要把握的是不同階段的基調,兩個人的情感特征,還有對階層差異無法被消除的悲觀。

說到底,阿黛爾只是一個平凡不過的底層女孩。不知道愛為何物,又渴望愛,無法放棄。她被藍頭發吸引,被開發,變成了畫上的模特對象,卻無法在生活中與愛人平起平坐。她無法抽離出一段揪心的情感,又不得不轉身離開。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