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享受政策照顧的同學才能享受照顧
羅欽丹同學雖然戶籍是屬于享受照顧的地區,但事實上是在主城區上學,中學階段享受了較好的教育資源,所以就應該按上學所在地即主城區的高考政策升學。
責任編輯:史哲 蔡軍劍
回應“‘筑夢計劃’圓夢難”
國家對680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縣(市)及152個片區外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村學生實施“筑夢計劃”是因為這些地區的學生在中學階段享受到的教育資源不足,教育水平相對落后,所以實施該計劃對他們進行照顧,爭取讓每個學生都實現享受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權利。
羅欽丹同學雖然戶籍是屬于享受照顧的地區,但事實上是在主城區上學,中學階段享受了較好的教育資源,所以就應該按上學所在地即主城區的高考政策升學,不應該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同時再享受政策的照顧。“現在很多農村學子不在原籍讀書了,而是隨著父母在父母打工地上學。”所以國家這兩年正在改革實行的高考政策也是允許異地高考,即在上學地參加高考,而不是按羅同學的邏輯繼續按戶籍所在地政策參加高考。
編者附言:這里的文章不求面面俱到,凡能自圓其說、有理有據者皆可發表,歡迎您“路見不平來爭鳴”!
“筑夢計劃”圓夢難
羅欽丹 (重慶市十一中高三)
“卓越大學聯盟”面向咱們農村學子實施“筑夢計劃”了!得此消息,我和來自潼南的一同學報了大連理工,另一來自合川的同學報了重慶大學。最后因我們在重慶主城區上學,不屬于考生生源省份所轄的國家680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縣(市)及152個片區外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學生,未予通過。
我來自重慶黔江(上述680縣區之一),本來就是農村孩子。只是父母堅持送我到縣城上學,我也考上了主城區里的高中而已。國家照顧農村學生,我們感激。但有關方面是否也應考慮到,今天恐怕沒有多少農村孩子在原籍地讀書了,至少在我身邊,更多的是隨父母在父母打工的地方上學。“筑夢計劃”說是要助我們農村學子圓夢,卻把我們擋在了門外,我真是欲哭無淚??!
網絡編輯:瓦特 實習編輯 張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