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名有文化,市民有面子
“地名是民族文化遺產”,隨意改名將造成繼承文化和歷史傳統方面的損失。
責任編輯:戴志勇 蔡軍劍
在成都,先前有糞草湖街、殺豬巷、雞市街、騾馬市、牛市口這樣的街名,因名稱不雅、道路擴建等,前三個街名消失了,后兩個成了片區名。街名可不是小事,“地名是民族文化遺產”,隨意改名將造成繼承文化和歷史傳統方面的損失。而在成都地鐵3號線,經過“衣冠廟”(這是紀念關羽的地名),不叫這個,反而叫“高新大道”,且不說此名太“大路貨”,此地段也實在與“高新”八竿子打不著。再如,二三環間修了一條環線路,取名“中環路”,難道還有內環外環、上環下環不成?凡此種種,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笑料。我猜,很多市民跟我一樣,也曾為此被外地賓客奚落過。試想:要是咱們的街名葆有特色,人家也許就會當面贊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