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樓市遇冷 一線城市簽約量同比下滑四成
中原地產數據顯示,五一小長假期間,全國54個主要城市合計住宅簽約量比2013年同期下滑約3成,一線城市同比下滑四成。
五一期間,一篇據稱出自萬科副總裁毛大慶的題為《毛大慶:全國房地產將下行 搞不懂北京樓市》的文章在網上瘋傳。這篇看空樓市的文章稱,除北京、上海少有的幾個地方外,其他城市土地成交已經進入下行通道,雖然商品房的環比供應在大幅上漲,但成交的反彈乏力,庫存總量增加,絕大部分城市的存消比在上升,沒有真正感受到小陽春的味道。
文章引用了大量的數據以及城市案例,內容詳實,論證深入,信息量非常大。然而,該文被傳出當晚,萬科發布聲明,強調該文非主辦方和萬科提供,觀點不代表萬科公司和毛大慶個人觀點。
原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也是此次建策沙龍主任人的陳淮發布微博稱,“網傳萬科毛總一個內部沙龍發言,這會恰為我主持。我印象,毛總所講關鍵點,一是市場價格是有敏感點的,二是不同城市出現分化,三是有些城市盲目擴張。并無超出近期市場議論的夸張之語。”這似乎從側面證實了上述文章內容確實來自此次交流中毛大慶的演講,只是部分論點存在夸張的成份。
5月4日,北京萬科相關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毛大慶的確參加了建策沙龍,但網上流傳的發言稿中部分內容并不屬實,“這里面有兩點比較明顯不是他說的,一個是對政府的態度;其次是對北京市場的分析,毛總做了這么多年的北京市場,不存在說看不懂。”
另一方面,五一小長假的樓市表現似乎印證了文章所說。中原地產數據顯示,五一小長假期間,全國54個主要城市合計住宅簽約量比2013年同期下滑約3成,一線城市同比下滑四成。
“五一”樓市遇冷 一線城市簽約量同比下滑四成
今年年初,杭州樓市率先出現降價促銷。有媒體稱,杭州樓市庫存達到了創紀錄的22萬套。而杭州市場過去兩年的消化能力都為每年8萬套左右,這意味著消化這些存量房源需要近3年時間。
對于杭州消化庫存的時間,前述文章也給出了幾乎相同的結論——33個月。文章介紹,萬科按照公司資金來源的成本和股東收益率進行倒算,最后將平均21個月劃為庫存風險警戒線,高于這一警戒線,被視為危險城市。而全國在27個主要的城市中,有11個城市越出了風險警戒線,其中無錫存消比57個月,天津39個月,寧波36個月,杭州33個月,上海33個月,西安30個月,深圳29個月,唐山28個月,長沙24個月、沈陽23個月,鄭州23個月。
因此,文章稱,目前樓市總體狀況是,商品房的環比供應在大幅上漲,但成交的反彈乏力,庫存總量增加,絕大部分城市的存消比在上升,沒有真正感受到小陽春的味道。
一直以來,3、4月份都被視為樓市“小陽春”,在經歷了一季度的營銷淡季后,這兩個月的樓市成交量會出現強勁回升,進而帶動五一小長假成交量繼續上行。但據《新京報》援引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最新數據顯示,五一小長假期間,全國54個主要城市合計住宅簽約9887套,較2013年同期的14642套下滑32.5%。其中一線城市下調幅度最大,3天合計簽約1046套,同比下滑40%。
北京市住建委官方數據顯示,5月1日至5月3日,北京商品住宅共成交169套,同比去年五一假期降低78.9%。并創下了自2008年實行“五一”小長假以來,7年的最低值。
深圳商品房僅成交49套,同比去年133套的成交數據,跌幅超過六成。上海、廣州兩地在小長假期間商品房成交分別為423和405套,基本與去年持平,但促銷跑量樓盤在這兩地大幅增加。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稱,從成交量的平均跌幅來看,一二線城市已經超過了三四線城市。從去年12月以來的市場走勢來看,成交量下滑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