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朝韓關系變化看朝鮮外交戰略調整
自從朝鮮第三次核試以后,它已宣布自己是“世界頂級軍事超級大國”,是“白頭山大國”,它開始以“超級大國”姿態處事。它外交戰略清晰,目的明確,為實現追求,懷柔和強硬交替運用。
責任編輯:曹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4年1月29日,韓國首爾,六方會談韓方團長、韓國外交部朝鮮半島和平交涉本部長趙太庸與六方會談美方團長、美國對朝政策特別代表戴維斯舉行會談,就朝核問題等交換意見。
自從朝鮮第三次核試以后,它已宣布自己是“世界頂級軍事超級大國”,是“白頭山大國”,它開始以“超級大國”姿態處事。它外交戰略清晰,目的明確,為實現追求,懷柔和強硬交替運用。那種認為它是“弱者”,其“邊緣戰術”是為“吸引關注”、“提升談判籌碼”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主觀想象,與朝鮮自己的判斷和想法距離難以里計。
年初以來,朝鮮半島南北關系大起大落。
1月初,雙方明誓“同族之間相互誹謗和反目為仇是不可允許的”,2月舉行“高級會談”并在時隔3年后實現離散親屬會面。然而,2月下旬韓美舉行大規模軍演,朝鮮連續進行導彈、火箭炮發射,3月31日,甚至在西海發生相互炮擊,朝鮮還宣布將進行“新型核試驗”,同時,針對韓國總統樸槿惠的一些空前污穢刻薄的人身攻擊性詞語又回到朝鮮官辦媒體上。
進入5月,朝鮮會不會乃至何時進行第四次核試驗,又再次牽動了多方神經。處在前沿的韓國防長稱:衛星偵察顯示朝鮮已經完成一次核試驗的全部準備,韓國“正在密切觀察事態”。
許多人對朝韓關系冷熱驟變困惑不解。于是,所謂“刺激論”、“吸引關注論”、“施壓促談論”等種種解釋便流行一時。但只要對2013年2月朝鮮第三次核試以來其外交追求做一系統考察,也許會有新的認識。
外交為確立有核國家地位服務
上個世紀50年代朝鮮開發核技術,走有核道路被確立為國家戰略。其核武計劃經歷了“只做不說”、“談判周旋”、“公開宣示”等幾個階段之后,2006年進行第一次核試,2008年退出六方會談,2009年第二次核試。2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