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棚改運動】遼寧“棚改樣板”十年

十年前,李克強主政遼寧,僅用4年時間就將撫順市五分之一的人口送進了新樓。這場棚戶區改造試驗在政府強力推動、國開行貸款支持之下,獲得了成功。但要將撫順棚改經驗推廣至全國,擋路的仍是一個錢字。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十年前,李克強主政遼寧,僅用4年時間就將撫順市五分之一的人口送進了新樓。這場棚戶區改造試驗在政府強力推動、國開行貸款支持之下,獲得了成功。但要將撫順棚改經驗推廣至全國,擋路的仍是一個錢字。

莫地社區廣場。 (南方周末記者 張育群/圖)

正午時分,78歲的退休礦工郭進喜戴著帽子,一個人坐在廣場曬太陽。在他面前,一排排打著灰色補丁的6層小樓,沿著坡地依次展開。

廣場外,幾個老太太帶著小孩坐喜羊羊玩具車,三三兩兩的老頭圍坐在一起下象棋。

這里是遼寧省撫順市的莫地社區,和一般北方小區并無不同。只有社區馬路入口的大展架“莫地棚改新區歡迎您”那行大字,以及大門緊閉的撫順棚改紀實展館,才會提醒你,這排舊樓被賦予了非同一般的意義。

“中國棚戶區改造的第一鍬土是在莫地挖的。”莫地社區支部書記王雅君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

很長一段時間,王雅君的主要工作,就是接待各地學習棚改經驗的團體。僅2007年期間,她接待市級以上的團體參觀就達400次,最多一天來過六撥考察團。某種程度上,莫地棚改新區和雷鋒紀念館、撫順戰犯管理所一樣,成為具有撫順特色的旅游景點。

2004年底,李克強由河南調任遼寧省委書記。他一年內三入莫地棚戶區,并將遼寧棚戶區改造列為遼寧省的一號工程。從2005年4月開始,莫地棚戶區改造拉開了遼寧省集中連片棚戶區改造的序幕。

4年后,撫順市幾乎換了一座城市。撫順市房管局數據稱,這4年里,該市拆遷改造了棚戶區318萬平方米,建設安置房463.5萬平方米,動遷了居民31.8萬人——這意味著占撫順市城市人口五分之一的棚戶區居民,都搬進了樓房。

在李克強入主國務院后,源自撫順的棚改模式又成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抓手,李克強希望棚改不僅能改善民生,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更能承載這個國家經濟轉型期穩增長的重任。遼寧棚改模式正在快速推廣至全中國。

原遼寧省長陳政高近日履新中國住建部黨組書記一職,也被外界視為政府將把從遼寧發軔的棚改經驗向全國推廣的信號,因為陳之前在遼寧一直大力開展棚戶區改造。住建部此前已經計劃在2014年投入1萬億元人民幣用于改造棚戶區,讓475萬戶棚戶區家庭住進樓房。

礦工郭進喜們不知道他們社區的棚改模式已經跨越千山萬水,走向了全國。棚改已經過去八年,當年上樓的喜悅就像天上掉下餡餅一樣,讓人措手不及。隨著時間流逝,這些喜悅已經慢慢淡去,盡管生活條件日益改善,他們也有新的問題與訴求。

“一個省委書記能解決什么?”

2004年年末,到任遼寧省委書記第12天,李克強來到撫順視察幾個工業項目。據撫順市房管局副局長王惠德回憶,李克強視察時主動要求去看看工人的住房,時任市委書記周忠軒引路,去市區最偏遠、最貧困的莫地溝礦區調研。

東連長白山余脈,西接渾河河谷,與沈陽毗鄰的撫順,在近當代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這里是清王朝的發祥地,也是其終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韻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