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棚改運動】哈爾濱“另類”棚改
在過去6年時間里,哈爾濱棚改走在全國前列。處于房地產高速發展期的哈爾濱,總結了一套“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市場化棚改路徑。但在這一路徑下,很多并不屬于棚戶區的房子被裝進了棚改的“筐”里。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略顯空蕩的哈爾濱香坊區文景街小區。
在過去6年時間里,哈爾濱棚改走在全國前列。與遼寧撫順政府的一攬子棚改模式不一樣,處于房地產高速發展期的哈爾濱,總結了一套“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市場化棚改路徑。但在這一路徑下,很多并不屬于棚戶區的房子被裝進了棚改的“筐”里。
三十多人闖進了哈爾濱市香坊區信訪局。這些人大都是中老年人,最大的年紀已經超過70歲,嘴里不停喊著:“我們不是棚戶區,我們要申訴!”
這是2014年4月29日的清晨,這天本該是香坊區區長的群眾接待日,但他以開會為由躲開了。這群人只好涌入香坊區信訪局,向接待員表達自己的抗議。
他們是因為征地拆遷問題走上上訪之路的。連信訪局的女接待員對這群“釘子戶”的遭遇都感到詫異,“你們的樓房才建多少年,是要以棚戶區改造的名義拆掉嗎?”
這些居民來自香坊區文景街。
如果你坐火車從東邊抵達哈爾濱時,坐在火車左側向窗外望去,他們的房子就在那里。遠遠看過去,這個占地面積相當于10個足球場、有著22棟樓的小區還不算很舊,最新的一棟樓是在2000年蓋好的——但每棟都用紅筆寫下了拆遷測量標志,并用一個代號稱呼這片區域:文景街地段棚戶區改造項目。
2011年12月14日,香坊區政府正式向文景街的居民下發了《香坊區人民政府房屋征收決定哈(香)房征決字·2011第020號》文件,稱“因文景街地段棚改建設項目需要”,將對這片區域包括樓房、平房在內的2400余戶居民進行拆遷。
這片將以棚戶區改造名義拆掉的小區,除了一小部分鐵路職工破敗的平房,大部分都是1980年代后竣工的六七層樓房,其中還有7棟樓是1997年以后才竣工的棚改樓。
哈爾濱棚改辦負責人向南方周末記者否認了這個項目的存在,“哈爾濱任何一個領導都不會把才建十幾年的樓房納入棚戶區改造,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當南方周末記者去文景二道街時,發現這個棚改項目很大一部分動遷已接近完成。不管愿不愿意,二十多棟樓里的1500多戶居民,在過去兩年已經被香坊區拆遷辦以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韻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