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馮婉瑜,我知道你在講我的故事《歸來》·那個年代·他們的故事
“我經常能聽到有一個聲音跟我說:我是馮婉瑜,我知道你在講我的故事,我希望你把我的故事講好?!薄柪?/blockquote>責任編輯:李宏宇 朱曉佳
有一種人是不斷地展示我這兒有傷,你得看看。有一種突然就一門心思往前走了,他往前走,不見得他內心里沒有。我就碰見過一個人,出來以后,生意非常成功,他后來說,他的成功就是那些東西像噩夢一樣天天在追趕他,使他往前跑。——鄒靜之
我經常能聽到有一個聲音跟我說:我是馮婉瑜,我知道你在講我的故事,我希望你把我的故事講好。——鞏俐
“買下版權的時候,我就知道,我是沖著后20頁買的。”張藝謀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前面的“都拍不了”。
2011年10月,嚴歌苓的小說《陸犯焉識》出版后沒多久,張藝謀就買下了電影改編權。
小說的主角叫陸焉識,中間的“犯”源自嚴歌苓的童年記憶——她小時候聽到那些被打成右派的犯人,被念判決書的時候,都有叫“×犯××”,陸焉識的故事,很多來源于嚴歌苓的祖父。
2014年4月,看完電影《歸來》的第二天,張藝謀和南方周末記者專訪前,沒有寒暄,直接交換的是兩個“文革”故事。
南方周末記者遞給他一份當期的報紙,《“我們是那個時代的污點證人”宋彬彬和符號人生》;他講述的是張紅兵的懺悔:
他和他爸,把他媽給舉報了,說他媽是反革命,軍代表帶著民兵到他家來,當著他和他爸的面,綁走了他媽,他說他至今都記得,綁他媽的時候,他媽的骨頭響。一個月以后,他媽被槍斃了。
逃跑的丈夫在門外,抓他的革委會在樓下。馮婉瑜到底該不該開門?鞏俐說如果是她自己,可能也不會開門,為了惟一的女兒、爸爸最愛的女兒的前途。馮婉瑜之所以不管不顧,是她看到了女兒告密?!稓w來》里,她所有的戲都沒有排練,基本上只拍了一次:“那種情緒的爆發,情緒的細膩,是不可能排練出來的,也不可能復制。”
“那是我的成長期”
張藝謀1950年出生,在西安讀小學、中學,直到“文革”開始后,在陜西乾縣農村插隊,后來去了咸陽國棉八廠當工人。他一直沒變的,就是要拍“文革”題材,用他的話說,“那是我的成長期”。
編劇鄒靜之比張藝謀小兩歲,“文革”也是他的成長期。鄒靜之在北京的機關大院里長大,住在九棟——“臭高知”住的地方。他眼見、耳聞各種真人真事:
地主婆,我的養母,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