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評論】“放心奶粉”只是科學問題嗎
北京市科委對三元股份的千萬補貼引來眾多議論。自2008年三聚氰胺奶制品事件以來,政府對奶業與奶企屢屢巨額補貼,可補貼出一個有市場號召力與美譽度的偉大企業來了嗎?哪個國外知名配方奶企業是補貼造就的?政府要幫本地企業與奶制品行業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要想清楚什么是真幫忙,什么是幫倒忙。
責任編輯:戴志勇 蔡軍劍
這樣好嗎?北京市科委公布的2014年部門預算中,“安全健康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研究與產業化”的預算高達1077.97萬,項目的承擔單位是上市公司三元股份。
輿論的反應可以想見。無非是說政府補貼扶持企業,一是有公平問題,憑什么用納稅人的錢補貼企業?憑什么補貼這個企業不補貼那個?二是有效率問題,自2008年三聚氰胺奶制品事件以來,政府對奶業與奶企屢屢巨額補貼,可補貼出一個有市場號召力與美譽度的偉大企業來了嗎?哪個國外知名配方奶企業是補貼造就的?
上述道理是淺顯的,老生常談。不過支持補貼者也可以反詰說:進口洋奶粉貴得不合理,在中國比原產地貴100%太常見了,例如日本和光堂的二段配方奶粉,在日本官網售價1900日元(116元),但在國內大超市要賣近300元,比日本貴150%。政府扶持國內企業推出“安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