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理財亮點多 年輕一代成消費主力軍
青睞互聯網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們有一顆“敏感”的心,追求“高收益”和“保本穩固”的心理反差使得他們容易隨著互聯網理財產品的變化調整自己的投資行為。
2013年6月份以來,余額寶正式登陸互聯網金融理財板塊,其不斷上漲的用戶規模和超強的吸金力讓眾多企業“眼紅”。隨后各種類似余額寶的互聯網理財產品,如理財通、現金寶、活期寶等“寶寶們”也紛紛涌入市場,欲趁著互聯網理財發展旺勢分得一杯羹?;ヂ摼W理財市場產品的“多樣化”和規模的不斷壯大,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多亮點 凝聚互聯網理財吸“睛”力
互聯理財產品使用情況。
自余額寶、理財通等理財產品面世以來,便掀起了一股互聯網理財投資熱潮。今年三月中旬,現代國際市場研究公司專門針對互聯網理財產品的使用情況,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調研結果顯示:超過八成受訪者使用過互聯網理財產品(圖一),當中余額寶和理財通這兩個品類成為時下消費者的熱門選擇(圖二)。
互聯網理財產品使用者選擇最多的是余額寶和理財通。
在互聯網理財產品出現之前,銀行扮演了個人理財“導向者”和“操作平臺”的角色。而互聯網理財產品在出現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以迅猛之勢在金融理財領域占據了重要的位置。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其擁有傳統銀行理財產品,如貨幣基金、信貸、保險等所沒有的優點。而這些優點,恰恰是時下大眾消費者所追求的。在現代國際市場研究公司的調研對象中,近八成的互聯網理財產品購買者對其購買的產品表示滿意。主要的原因在于互聯網理財產品具有“簡單操作易購買”,“高收益、隨時轉入轉出”,“支付便捷、方便購物”等優點(圖三)。
互聯網理財產品購買者對于互聯網理財產品的評價
簡單來說,縱觀整個互聯網理財產品的使用過程,都可以在網絡環境下完成。如果你想要購買某些特定的理財產品,只需要登陸指定的理財產品平臺進行賬號注冊,便可以擁有自己的“小金庫”。它具有較低的準入門檻,大多數銀行理財產品的認購都設有最低金額的限制,但是互聯網理財產品則不同,以余額寶為例,即使你有0.01元閑錢,你也可以加入“理財軍團”。而且無論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賬戶里的金額都可以用于網絡購物支付,或者轉入、轉出到銀行卡。這樣既免去了購物交易支付的繁瑣手續,加強個人資金的管理,還可以獲得較高的收益。目前部分互聯網理財產品的七日年化收益率跌破5%(余額寶保持在5%以上),但是仍然高于銀行定期存款利率。
年輕化“辨識”互聯網理財消費者
年輕化“辨識”互聯網理財消費者。
是哪些人“頂起”了互聯網理財產品市場?不難發現,互聯網理財產品是互聯網發展的衍生品。伴隨著互聯網成長的年輕一代人,自然成為了互聯網理財產品的主要“影響”對象。據調查,僅購買互聯網理財產品受訪者的年齡層分布與傳統銀行理財產品購買者間存在了明顯的差異。僅購買互聯網理財產品的受訪者,年齡介乎18-24歲的占比47.9%(圖四);而僅購買傳統銀行理財產品的受訪者,年齡介乎18-24歲的人群則不到10%。由此可見,相較于傳統銀行理財產品的購買者,互聯網理財產品購買者呈現出“年輕化”的特征。
不但如此,與僅購買傳統銀行理財產品的受訪者相比,僅購買互聯網理財產品的受訪者在理財行為和動機上也有其自身明顯的特點。僅購買互聯網理財產品的受訪者,他們的投資金額整體較低,1萬元以下的占比38%;而僅購買傳統銀行理財產品的受訪者則只占了14.5%(圖五)。并且69%的僅購買互聯網理財產品受訪者傾向于“保本穩固”(圖七),56.3%的人出于“閑錢理財”的心理來進行投資(圖六)。綜合以上數據不難看出,互聯網理財產品的購買者大多是處于事業拼搏期的年輕一族,他們比較善于接受新鮮事物,因此比較容易接受互聯網理財的新理念,但同時,他們的經濟實力相對較低,手上擁有的“閑錢”較少,因此這要求他們在追求“短期內有利可圖”的同時,也十分重視投資風險的問題。
針對這群互聯網理財產品消費的年輕一族,有關金融理財產品投資的業內人士認為,他們是一群“敏感”的投資者。追求“高收益”和“保本穩固”的心理反差使得他們容易隨著互聯網理財產品的變化調整自己的投資行為。這也就是說,如果一旦互聯網理財產品不能夠滿足他們的投資需求,他們或許將會把錢轉投在其它產品上面。
(如欲索取報告,請聯系現代國際市場研究有限公司)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