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辦成“官員來信”喲
南方周末是一個開放的平臺,歡迎各色人等在此跨界對話,讓我們的版面內容更為豐富,也讓萬千更多讀者有機會聆聽您的高論!
責任編輯:戴志勇 蔡軍劍
我很愛看《南方周末》讀者來信,有很多想不到的新鮮有趣事,感覺活色生香。但是一段時間以來,官員文章越來越多,常常是什么部長局長秘書長、團委書記紀委書記黨委書記……清末的鄭觀應認為報紙的作用之一是“通民隱,達民情”,梁啟超也提出報紙可以“去塞求通”使“民隱得以上達”,這些你們可曾想過?
編者回應:
蘇東坡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也只有兼聽遠近高低各不同的聲音,我們才可望讀懂中國。針對張華先生觀察到的同一現象,山東臨沂日報社孫建清先生卻說:“以我的經驗,官員一向對評論不大感冒,對作者也多以找茬‘刺頭’視之。誰能想到如今的官員不但喜歡讀評論,還自己寫評論,這一變化實在可喜。但愿有更多官員寫出‘務求精短,必關痛癢,惟求膽識’的評論,以期建設一個高效廉潔政府、一個和諧社會。”南方周末是一個開放的平臺,歡迎各色人等在此跨界對話,讓我們的版面內容更為豐富,也讓萬千更多讀者有機會聆聽您的高論!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