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論(20140508)】“中國式包分配”到底傷害了誰
五一前,數千名大慶油田職工及其親屬到大慶油田公司門前聚集,抗議公司改變職工大學畢業子女包分配制度。
責任編輯:陳斌 實習生 林寶玲
紅網 2014年5月2日 朱丹
(原文摘編)五一前,數千名大慶油田職工及其親屬到大慶油田公司門前聚集,抗議公司改變職工大學畢業子女包分配制度。這是國企中裙帶關系泛濫的真實寫照。
大慶油田之所以成為“中國式包分配”的一方樂土,是因為尾大不掉,冗員低效的國企病在中石油沒有徹底根除。也正是因為這種企業制度的存在,才使得油田職工只想花上幾萬塊錢給孩子培訓上大學,回來就有個工作。“世外桃源”般的學習和工作分配,必定讓這些“蜜罐”里的孩子們失去競爭力。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出現油田職工因為分配制度的改變而聚眾抗議的鬧劇??墒?,當他們幽怨地說著“中國人口這么多,推向市場根本找不到工作,這是現實問題”的時候,是否考慮過那些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們的感受?國企的“崗位世襲”和事業單位的“蘿卜招聘”,讓眾多走出大學校門的優秀青年寒心。
當“我為石油獻青春,獻完青春獻子孫”從勵志口號變成一句笑談時,“保障勞動者公平就業的基本權利”也就成為了一句空話。
中石油已經是上市企業,股東遍布全球,而上市企業包辦員工子女就業,卻是中國國企才有的奇景。“中國式包分配”的弊端很多,首先是職工素質得到不保證,聚眾抗議事件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其次是企業冗員低效,用人成本與日俱增,企業效益卻相對低下,裙帶關系后患無窮。再次,企業員工缺乏競爭機制和合理流動,不能吐故納新必定固步自封。
【推薦理由】某些國有油田職工老說自己“奉獻了一輩子”,因此覺得子女工作包分配天經地義。所謂奉獻,第一條是不要求回報。國企職工工資福利哪一樣少了?尤其在前30年,工人農民生活有“九天九地”之別,說“奉獻”太矯情了吧?第二條不計較回報?,F在不僅是計較,而且居然提出了“世襲罔替”的非分要求,這種強橫的中國邏輯真令人嘆為觀止。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