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上臺不可過度解讀

新當選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是個中國通。他熱愛中國文化、大學主修中國語言與中國歷史,他中文流利,連他的子女也對中國文化感興趣,女兒還成了華裔的媳婦。
    11月24日,澳大利亞工黨領袖陸克文(Kevin Rudd)在大選中獲勝,將出任下一任聯邦總理。
    陸克文與其他西方政治人物相比,有個特別之處——他是個中國通。他熱愛中國文化、大學主修中國語言與中國歷史,他中文流利,連他的子女也對中國文化感興趣,女兒還成了華裔的媳婦。
    早在9月悉尼舉行APEC會議期間,這位陸兄用漢語向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致辭,搶了在場的時任總理霍華德風頭,大受中國媒體的關注。
    西方國家好容易出了個中國通總理,華文媒體對這點給予充分挖掘,并進行深度解讀。很多人滿懷信心,預期陸克文領導下的澳大利亞會執行“親中國”的政策;有人進一步以為,澳大利亞是美國的親密盟友,陸克文也許能更有助于讓西方了解中國,有助于改善中國與西方的關系。
    陸克文是第一位能講中文的西方國家首腦,這一點頗能提升許多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但僅僅憑此足以推斷出我們所希望的結果嗎?
    事實上,陸克文成為工黨領袖有相當的偶然性,他1998年才當選為眾議員。在工黨內,他資歷不算深厚,之所以一路行情飆升,固然是由于他的能力和際遇不凡,也與華人在澳成為關鍵的少數族裔有關。工黨一貫注意爭取少數族裔,懂中文的陸克文客觀上有助于吸引包括華裔在內的東南亞族裔的選票。
    不過,陸克文勝選成為聯邦總理,他身上的“中國元素”與獲得華裔的支持決不是主要的因素。有目共睹的是,霍華德領導的澳大利亞,就業充分、通脹低、經濟持續增長、成績驕人——這種增長近年來越來越受到中國經濟的拉動。陸主要從兩方面挑戰霍華德,一是反恐政策,二是環保政策,霍的立場緊跟美國,陸要分階段從伊拉克撤軍、并且要批準京都議定書——這些是貨真價實的工黨立場。
    陸克文主張把主要精力放在國內,建設“公平社會”。這反映了工黨的支持力量工會的利益,而厭倦了舊面孔的澳大利亞人欣然選擇了一位新人。
    新人上臺,對中國的政策會因此更加緊密嗎?
    澳大利亞主要向中國出口鐵礦石、天然氣等資源能源,處于貿易順差地位,中國經濟對澳經濟的拉動作用越來越明顯,并且由于澳大利亞工業較少,兩國之間的貿易摩擦甚少。延續霍華德政府時期對中國經濟政策,應該是陸克文政府的選擇。
    作為知中派(未必是親中派),陸克文可能會易于跟中國領導人建立較親近的私人關系,在此基礎上的雙邊首腦外交會促進澳中關系,澳大利亞得益,中國也得益。
    陸克文最近表示,他正在制定一個為期50年的澳中戰略,其核心是強調中澳之間在經濟上的互補性:“我們澳大利亞希望長期成為中國的能源和原料供應國?!贝送?,陸希望在金融服務業和資金管理業方面跟中國合作,并向中國推銷“很先進的”澳大利亞生物科技和清潔能源科技。顯然,陸是希望把澳中經濟關系中的單一資源能源主題多樣化。
    經濟只是兩國關系中的一個方面。政治上,澳大利亞工黨在意識形態上與美國民主黨相近,熱衷于環保、人權等題材。
    陸克文會不會把澳中關系中的經濟主旋律多元化、政治化呢?澳中應該探討多方面合作、共同提攜和進步的可能性,但如何避免意識形態區別影響兩國關系,相信作為“中國通”的陸克文具有這樣的政治智慧。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