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右派國家(4)

里根是個典型的西部保守派,他堅信必須縮小美國政府規模,并徹底擊敗共產主義——無論它躲藏在哪里。如果說里根是一個真實信徒,那么在他身上也沒有信徒常見的性格缺陷——帶有普世風格的宗派性。

找到了——那就是羅納德·里根

保守主義運動已經有了一支智庫隊伍、一支熱情追隨的大軍和一項廣受歡迎的事業,就缺一個富有魅力的推銷員,來把這一切推銷給美國人民。羅納德·里根正是那些人久盼不遇的救星:無論從何種標準看,里根都是一個有著真正信仰的人,一個很有魅力的人。1981年,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名流俱樂部餐會(Gridiron Dinner)上,里根嘲弄道:“有時候,我們的右派并不知道我們的極右派在做什么。”(兩天后有個瘋子想槍殺他。)

正如史蒂文·海沃德(Steven Hayward)在《里根時代》(The Ageof Reagan,2001)一書中所言,這個飾演過吉普的人是美國總統中少數幾個真正的局外人之一。他既沒有在常春藤盟校受過教育,又沒有得到過大的政治機構的培養。他只上過一個不起眼的大學——伊利諾伊州的尤里卡學院(Eureka College),他工作的那個行業被正式的政府機關認為是傻到無法忍受。他也是首位使西部保守主義具體化的美國總統。里根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里保留了一個銅鞍,他很喜歡自己在特勤局的代號“生牛皮”(Rawhide)。在任總統期間,他幾乎有一年時間是在加利福尼亞州自己的牧場中度過的,里根得知馬爾科姆·鮑德里奇(Malcolm Baldrige)愛好用套索在牛群中套牛,急忙任命他為自己的商務部部長,相當了不起。里根有很多古怪的特點,尤其是他相信有外星人,并且不承認自己染發。但他對“波多馬克河的迷宮”表現得像一個一無所知的局外人,這還真不假。

里根起初是個民主黨的信徒。他把自己描述為“幾乎患有血友病的自由主義者”,他崇拜富蘭克林·D.羅斯福,做過多年的好萊塢工會頭頭。但20世紀50年代,他一直在向右轉。1969年,他發表了全國性電視演講,表示支持戈德華特一波三折的競選,這使他一夜之間成為保守派的英雄,甚至連戈德華特本人都嫉妒他。兩年后,里根以近100萬票的優勢擊敗了埃德蒙·G.(“帕特”·)布朗,贏得加利福尼亞州州長一職,使政治核心集團大為震驚。他一方面對學生的騷亂言辭態度強硬,另一方面又對環境和墮胎采取非常自由主義的政策,結果證明他是一名非常成功的州長。要不是他把握住了時機,年齡早就把他的政治野心打垮了。1976年,他挑戰杰拉爾德·福特,爭取總統候選人提名,從而打破了自己堅守不渝的誡命——“不能誹謗共和黨同道”。到1980年,這位年長的銀幕演員可以依靠共和黨右派的無盡能量了。

里根是個典型的西部保守派,他堅信必須縮小美國政府規模,并徹底擊敗共產主義——無論它躲藏在哪里。但是,他也是為數不多的幾個非南方的杰出政治家之一。這些政治家既反對林登·B.約翰遜的《投票權法案》,又反對他的《民權法案》,并且里根還知道如何套住南方白人的心。(在特倫特·洛特的建議下,里根獲得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總統候選人提名后,從密西西比州的費城開始了總統競選。費城這個小鎮,由于當地警察對3個民權工作者被謀殺一事幾乎無所作為而聞名。)這位與好萊塢分手的總統候選人通過他將各種政治簡化為某些核心原則的能力(而非他在文化戰爭中的真實立場),使基督教右派堅信,他們是同一戰線上的。他喜歡說:“簡單的答案是有的,只是不輕松。”這種方法在外交政策中特別有共鳴,里根指責那種“對復雜性的盲目迷戀,那種使本來就難以做出的困難決定變得難上加難的把戲——而這種伎倆,最終使不做任何決定變得合理化。”

如果說里根是一個真實信徒,那么在他身上也沒有信徒常見的性格缺陷——帶有普世風格的宗派性。奧利弗·溫德爾·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對富蘭克林·D.羅斯福有過這樣一段著名的描述:羅斯福的智慧不是一流的,但他卻有一流的氣質性情。這段描述也適合終身崇拜羅斯福的里根。里根是帶有悲觀色調的共和黨內的樂觀主義者。他一點也不懷疑美國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東西,能夠使美國走出任何暫時的怯懦。他用他的幽默藝術來化解保守主義運動在人們心中的最大疑問——人們普遍擔心這一運動是由狂暴的極端主義主宰的。20世紀60年代,大多數保守主義者一提到學生激進分子就會暴跳如雷。里根州長卻嘲弄道,這些學生“行事如人猿泰山,外表像珍妮妹妹,氣味似獵豹兄弟”。一些聽眾因得知學生做出種種暴行而感到震驚,他對這些聽眾說,昨晚他做了一個噩夢,夢見自己在伯克利繼承了一家自助洗衣店。他還會開玩笑說,自由主義在犯罪問題上的嚴厲主張,是給予更長的緩刑。他喜歡說:“相信我,電影《君子紅顏》(Bedtime for Bonzo)比他們在華盛頓的所作所為更有意義。”

美國人民準備好接受這樣一個保守主義者了嗎?1980年,共和黨的洛克菲勒一翼擔心,里根如果被提名為總統候選人將是場災難。民意測驗預示,選舉結果將很接近,但由于里根把“保守派的心靈”帶進了共和黨陣營,因而使政治得以重組。1980年,里根獲得了44個州的489張選舉人團票。老大黨也一舉增加了33個眾議員席位,12個參議員席位——使它25年來第一次成為參議院的多數黨。1984年,里根以59%對沃爾特·蒙代爾(Walter Mondale)的40%在總統選舉中勝出,并且除失業群體外,贏得了所有地區、所有年齡階段、所有職業群體的多數支持。蒙代爾贏得的選舉人團票是13張,少于斯特羅姆·瑟蒙德1948年的39張和喬治·華萊士1968年的46張。事實上,由主要政黨推出的候選人所得選舉人團票比蒙代爾少的人,只有阿爾夫·蘭登(Alf Landon),他在1936年應戰里根心目中的英雄富蘭克林·D.羅斯福時,所得選舉人團票只有區區8張。

對于右派來說,里根時代是他們第一次有自己的人入主白宮,這種感覺直到喬治·W.布什政府才被重新找回。諾曼·波德霍雷茨夸耀道,里根政府不僅有成批的高級官員閱讀《評論》雜志,其中有些人(其中包括珍妮·柯克帕特里克)還為該雜志撰稿。有50多個反對緩和的當前危險委員會(Committee on the Present Danger)成員在里根政府中獲得任命。威廉·拉舍以1983年初里根的幾天日程為例加以說明:2月21日,里根在華盛頓參加為《國民評論》舉行的大型招待會,并宣稱這是他“最喜歡的雜志”。兩天后,他為詹姆斯·伯納姆和克萊爾·布思·盧斯(Clare Boothe Luce)頒發自由獎章。又過了3天,里根在特里·多蘭的全國保守主義政治行動委員會年會上發表演講,此前10年中,他已在此發表過8次演講。

里根的記錄并不像懷舊的保守主義者所說的那般完美。里根減稅但卻沒有削減公共開支,使美國的國債增加了1.5萬億美元——這使人們至今還在懷疑保守派管理經濟的能力。由于里根派和實用主義者之間的不斷爭斗,里根政府受到了傷害。他的白宮辦公廳副主任邁克爾·迪弗(Michael Deaver)是實用主義者的領袖,他甚至不讓總統收閱他訂了好幾年的《人類事件》雜志。結果里根讓人把雜志直接送到他在白宮的住處。就任總統3個月后,他從一次暗殺行動中死里逃生,隨即給人一種超脫的感覺。有人批評,第一夫人的占星家給里根政府帶來的靈感,有時候和哈耶克一樣多。盡管他與基督教右派開局良好,但他們漫不經心的分道揚鑣,對保守主義的文化事業——如反墮胎運動——沒有提供什么幫助。南希·里根(Nancy Reagan)在刪除1987年國情咨文中有關墮胎討論的內容時說道:“我對反墮胎不感興趣。”

有些保守派牢騷滿腹,但右派誰會真正懷疑里根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贏得冷戰、重振美國經濟、恢復美國的自豪感——會遜色于這些失敗呢?里根就任總統之初就徹底打敗了勞工組織,解雇了空中交通管制員工會的1萬名罷工人員。盡管如此,該工會還是為數不多支持總統命令的工會之一。1981年至1985年間,軍費增加了1/3。他的減稅做法損害了進步主義,使最高稅率從70%驟降到33%。他利用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沃倫·伯格1986年辭職的機會,提拔最高法院最保守的法官威廉·倫奎斯特為首席大法官,并提名另一名保守派安東尼·斯卡利亞(Antonin Scalia)補缺,從而徹底改造了最高法院。

《右派國家》,作者:[英]約翰·米克爾思韋特/阿德里安·伍爾德里奇,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到里根任期結束的時候,右派的所有成員似乎都各得其所。共和黨在加利福尼亞州和西部都很保險。南方現在已是共和黨的天下了——在總統選舉中無疑是如此,在國會選舉中,情形也日益往這個方向發展。受到這些新軍的支持,國會共和黨更加保守。1972年至1986年間,來自美國保守派聯盟的共和黨國會眾議員所占的比例,平均從63%上升至75%。宗教右派在行動。北方白人開始否認自己是民主黨人——1984年里根再次競選總統的口號是“你沒有離開民主黨,是民主黨離開了你”。美國人民似乎完全忠于小政府了。右派贏得了冷戰的外交政策大辯論。4年之后,誰會預料到,那個來自阿肯色州邋里邋遢的麥戈文分子會入主白宮呢?又有誰會預料到,加利福尼亞州將成為民主黨的大本營?

網絡編輯:小碧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