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真】開發方案擱置十年謹慎啟動 怒江最后的寧靜
目前,中水顧問北京勘探設計院仍在松塔做第二期的勘探,地質勘探孔洞打了不少,也做了一條交通洞,據設計人員介紹,他們已經在這里勘探了十年,目前還在等待項目通過國家級環評,好開始主體工程的建設。
責任編輯:李楠 馮飛
怒江“石月亮”最后的平靜時刻。水電項目上馬之后,這里將發生巨大改變。
浙江人老潘,現在在馬吉水電站負責怒江地質勘探孔洞的開鑿。這是個很累的技術活,每天有五六百元的收入。兩岸山體已經打了許多百余米的探洞。“怒江底也有。”他指著怒江告訴我們,這里的探洞基本打完了,他很快又會去找下家。
坐擁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達46000兆瓦的怒江,兩岸的經濟卻極度貧困。
資料顯示,怒江州2010年全年財政總收入僅98751萬元。下轄四個縣都戴著“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用曾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黨委書記解毅的話來說:“平均畝產糧食不足100斤,10畝地養不活一家人。”
如果開發,怒江州的財政收入會立即翻番。為利用這里豐富的水電資源,2003年8月,國家發改委曾通過了怒江中下游河段“兩庫十三級”梯級開發方案,后因時任國家總理溫家寶批示“對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