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砣之“罪” 掂量臨武瓜農命案的民意與司法

2014年5月15日,“臨武瓜農案”二審維持原判。沉甸甸的秤砣,擔負著小攤販一家的生存希望,而因秤砣引發的危機,考驗的則是提升司法公正和彌合官民裂痕的能力。惟有真正以“憲法法律至上”,司法和民意的天平才不會傾斜。

責任編輯:蘇永通 實習生 岑欣杭

2014年4月23日,臨武城管致瓜農死亡案二審,在最后陳述中,城管隊員對死者家屬表示歉疚。但瓜農家屬表示,“難以原諒他們”。 (辜鵬博/圖)

編者按:2014年5月15日,“臨武瓜農案”二審在郴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法院駁回四位被告人的上訴維持原判。

沉甸甸的秤砣,擔負著小攤販一家的生存希望,而因秤砣引發的危機,考驗的則是提升司法公正和彌合官民裂痕的能力。惟有真正以“憲法法律至上”,司法和民意的天平才不會傾斜。

“搶尸”事件將官方置于民意的對立面,“秤砣砸人”的輿論自此難以逆轉。

無論法醫鑒定,還是證人證言,都無法支持“秤砣砸人”的事實。

“都是那個秤砣惹的禍!”原郴州市臨武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三大隊大隊長廖衛昌的妻子楊麗說,“要不是有人瞎說我老公用秤砣砸死了人,事情根本就不會搞成這樣。”

“我父親頭上被鈍器所傷,就是一塊秤砣的印子,秤砣的一塊角。”死者鄧正加的兒子鄧青強認為,“他們在二審辯來辯去,在給城管推卸責任。”

2014年5月12日,鄧青強在父親墳前上了三支“白沙”煙,他的母親黃細細則常抱怨自己頭痛,睡不著覺。

近一年來,秤砣成為受害者和被告人雙方家屬揮之不去的夢魘,鄧青強始終認為,城管用那塊秤砣砸死了自己的父親;而這塊秤砣亦時時籠罩在楊麗和廖母的周圍,驅散不盡。

這塊秤砣若隱若現,猶如魅影一般,貫穿了發生在2013年7月17日的臨武“瓜農案”始終。

2014年4月23日在郴州市中級法院進行的二審中,這塊秤砣再次接受了重重拷問。從庭審情況來看,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存在“秤砣砸人”事實。

沒收

城管車帶走鄧家的四個西瓜和那桿小秤。多年來,鄧家夫婦靠一塊果園、兩桿秤,為兒子在縣城買了一處婚房。

2013年7月17日晨,鄧正加、黃細細夫婦在五點半就起床了。他們要去臨武縣城,賣掉已經裝好的一車西瓜。

鄧正加是臨武縣南強鄉蓮塘村人,52歲,身高1米86,外號“高子”。鄧正加早年曾賭博,后來改正,包下村里五十畝地,專心果樹種植,曾被評為臨武縣“種植養殖生產標兵”,湖南省農業科技示范戶。一張他和合作伙伴的照片背后寫著他的抱負:“朋友,在過二十年,我們再相會,豐收碩果滿圓春!”另一張則寫著“意氣風華走響新時代”。(記者注:有錯字,原文如此。)

這天正值酷暑,太陽高照。鄧正加夫婦帶了兩桿秤、兩塊秤砣。其中,60kg的大秤砣用來批發、15kg的小秤砣用來零售。兩把秤桿都是鋁制,“比較cun”,易折斷;兩塊秤砣呈鐵銹色,用了大約五六年。

多年來,鄧家夫婦靠這塊果園、這兩桿秤,為兒子鄧青強在臨武縣城買了一處婚房。

鄧家夫婦將攤點設在解放南路25號門前,向北不到百米便是臨武大道,向南走過一個路口不遠處就是城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