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盛遺禍:1500億互保黑洞
聯盛集團邢利斌的債務危機,在山西呂梁地區,引發了一場緊接一場的信用崩塌。隨著債務黑洞不斷擴大,正常的資金血脈幾乎斷流,昔日的煤炭大亨與銀行展開了一場持久戰,他們一邊試探著銀行的底線,一邊苦苦等待春天的到來。
責任編輯:舒眉 助理編輯 溫翠玲
銀行抽貸加重煤炭老板互保危機,企業不堪重負。東方IC
聯盛集團邢利斌的債務危機,在曾經富甲一方的山西呂梁地區,引發了一場緊接一場的信用崩塌。
隨著債務黑洞不斷擴大,正常的資金血脈幾乎斷流,昔日的煤炭大亨與銀行展開了一場持久戰,他們一邊試探著銀行的底線,一邊苦苦等待春天的到來。
1500億互保聯保集體違約?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一家股份制銀行山西分行的行長在聽說煤老板們已經動了集體違約的念頭后大驚失色。
“集體違約!”2014年4月17日傍晚時分,已過花甲之年的劉永平氣沖沖地回到酒店房間,癱坐在沙發上?;旌现?、糾結、激動,他說出了這四個字。
這天下午,山西的九家煤炭企業負責人聚在一起。他們都是與深陷債務危機的聯盛集團存在聯?;ケjP系且金額較大的當地民營企業。劉永平因為年紀較長,被推舉為聯盛集團擔保企業領導組的組長。
各家細數銀行收回的到期貸款,卻沒有續貸的金額,已經達到70億。這個數字讓劉永平也驚呆了。
“再這樣下去遲早是死路一條。要不咱們也學李兆會,集體違約不還了。”劉永平已經回憶不起是誰最先提議,但此話一出,至少有一半人當場贊成。
這些煤老板們已經深深陷入一場與銀行的博弈之中。
2014年流傳于金融圈的銀行行長的“十不貸”中,位居首位的就是:“山西的煤礦”。“回避,慎貸”成為圈內共識。
山西呂梁,以聯盛集團的邢利斌債務危機為標志,在其2013年11月申請重組后,一場接連一場的信用崩塌,讓這里的金融生態徹底失去了平衡。
聯盛重組一直撲朔迷離,未有定論,而與聯盛存在聯?;ケjP系且金額較大的九家當地民營企業,因為聯盛擔保156.63億,已經被銀行列為關注類企業。
其中,山西匯豐興業焦煤集團、山西中陽鋼鐵、山西大土河焦化與聯盛互保均超過10億,這三家企業的負責人曹建軍、袁玉珠、賈廷亮都曾位列2013年“胡潤百富榜”。而國有煤炭企業——山西離柳焦煤集團為聯盛擔保則高達52億。
在呂梁的煤老板階層,論資歷劉永平能排上前三甲。他擁有五個煤業公司和三個焦化廠,資產規模超過兩百億。多年前,因為發行過兩次短期融資債券,不得不亮出家底,被胡潤發現,列為山西首富。
聯盛跌倒,自然波及這九家企業,銀行的抽貸、慎貸讓他們的資金鏈越來越緊。為此,他們共開過三次正式的會議,第一次是在聯盛總部,另外兩次都是在劉永平的公司。
他們寫給山西省政府的《關于請求省委、省政府協調聯盛集團重整事件引發擔保企業風險的緊急報告》就是在劉永平的會議室起草完成的。
報告中稱,擔保企業都是山西省煤炭整合的骨干企業,投入巨資進行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韻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