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今天會場來的馬子,個個漂亮!”舞臺劇《往事只能回味》的兩岸故事

“大陸人都知道臺灣人民好凄慘,在椰子樹下啃香蕉皮?!币豢诒本┣坏娜A裔歌劇家田浩江回憶?!氨坷材?,椰子樹下哪來香蕉皮?”臺灣口音的電視制作人王偉忠笑道。

責任編輯:李宏宇 袁蕾 朱曉佳

王偉忠總會想起小時候哥哥騎自行車帶他瞎逛的情形。他至今在辦公室里放著一輛健身自行車。在《往事只能回味》的舞臺上,王偉忠也擺了這么一輛自行車。圖為劇照。 (CFP/圖)

“大陸人都知道臺灣人民好凄慘,在椰子樹下啃香蕉皮。”一口北京腔的華裔歌劇家田浩江回憶。

“笨啦你,椰子樹下哪來香蕉皮?”臺灣口音的電視制作人王偉忠笑道。

電視人王偉忠和歌劇家田浩江合作舞臺劇,是從田浩江把臺灣老歌《往事只能回味》唱走調開始的。

王偉忠驚詫,歌唱家居然走調?

“怎么是我跑調呢?我還教了不少學生這首歌呢。”田浩江學這首歌是通過蒙著被子偷聽臺灣無線電來的。由于無線電波的信號問題,兩岸聽到曲調是不一樣的。

聊起來才發現,兩人仿佛隔著兩岸的雙生兄弟:都出生于1950年代,祖籍都是北京,都是軍人子弟,美國夢都在青年時代烙下印記,都失去一個又愛又恨的哥哥,父親都因為肝癌過世。

兩人干脆把聊天內容變成舞臺劇。臺灣演出時,劇名就叫《短波》。2013年底開始全國巡演后,更為名《往事只能回味》,2014年4月6日,在上海大劇院,大陸巡演結束。

舞臺就按王偉忠的辦公室搭建——那輛健身自行車就是王偉忠辦公室里的,人們都說:偉忠哥愛運動。

辦公室里,王、田二人開始商量一起做一個劇,把兩人的生長經歷串起來說一說——一邊商量,兩岸的人生一邊展開。

兩個小時,王偉忠和田浩江向觀眾交換完了他們各自相同和不同的五十年。

兩岸的“部隊大院”

1954年,田浩江出生在北京某軍區大院。父親是文工團樂隊的指揮,家里還有個年長他八歲的哥哥。

田浩江是個唱歌劇的,這一點從身形上就能看出來。身材不高,但足夠厚實,看起來體內有好幾個共鳴腔。一說話就能引起人們的注意。

在美國打拼三十年,田浩江在歐美歌劇界已有名氣,他是首位和美國大都會歌劇院簽約19年的華裔歌唱家。三大男高音之一多明戈曾邀請他出演多部歌劇。

中國人熟悉的大院子弟是王朔、姜文,和他們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在田浩江這里,王朔和姜文都小一輩兒,他可不愿意和他倆玩。

“文革”對田浩江來說,像田園詩一般,那是自由自在地生長、抽煙、喝酒、彈吉他、拍婆子(追女生)的一段日子——“基本不用上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