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論(20140515)】紀念貝克爾

貝克爾是“經濟學帝國主義”的開創者:他相信經濟學可以用來分析人的所有行為。在讀研究生時,他對歧視問題產生興趣,認為任何歧視行為,都是雙向的,歧視別人的人,他自己也要承擔代價。

責任編輯:陳斌 實習生 林寶玲

《經濟觀察報》 2014年5月12日 薛兆豐

(原文摘編)貝克爾是“經濟學帝國主義”的開創者:他相信經濟學可以用來分析人的所有行為。在讀研究生時,他對歧視問題產生興趣,認為任何歧視行為,都是雙向的,歧視別人的人,他自己也要承擔代價。越是唯利是圖的雇主,由于要追求金錢收入最大化,對雇員的歧視就越少。

1955年,貝克爾以《種族歧視經濟學》取得博士學位。阿爾欽對女兒說此人將來能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阿爾欽女兒答:“可現在并沒有什么諾貝爾經濟學獎??!”事實上,1968年才設立諾貝爾經濟學獎,貝克爾于1992年獲獎。

只要有人群,就存在對事物的不同估值,就會出現交易;只要有選擇,就必然有機會成本;只要存在時間,就存在耐用品,就會刺激投資,這樣經濟學就能派上用場。在此邏輯下,貝克爾先后發表《歧視經濟學》、《人力資本》、“關于時間分配的理論”、“罪與罰”、《人類行為的經濟分析》與《論家庭》等,一發不可收。在貝克爾示范下,經濟學以科學的面目,悍然入侵了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道德哲學和法學的研究領域。

貝克爾說生兒育女是投資耐用品,引起了哄堂大笑。然而,全球長期的生育數據表明,隨著婦女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外出工作收入的提高,連一直拒絕使用任何避孕措施的天主教地區的生育率也顯著下降了。外人可能以為宗教的力量是超越成本核算的,教徒們可能以為偷偷減少生育不會被人發現,但經濟學分析卻使真相彰顯無遺。

【推薦理由】何謂歧視?你是老板,有一個白人與一個黑人來應聘,黑人的工作能力強于白人,但你以與工作能力無關的理由(如膚色)錄用了白人。歧視當然是你的權利,但顯然對你沒有任何好處,你為了滿足自己的特殊偏好降低了企業產出、提高了企業成本,在自由競爭的市場,這樣的用人策略是自殺行為。這就是“雙乳對稱”要求只見于政府招聘的原因。

網絡編輯: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