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飯碗、鐵飯碗、粗瓷大碗 公務員的新焦慮癥
繼1992年和2003年之后,中國或將在未來幾年迎來第三波官員下海潮?!皣肌币苍诮禍?,2014年公務員報考人數比去年下降了36萬。高壓之下,基層公務員神經長期繃緊,但這并未得到大范圍的重視。
責任編輯:葉偉民 實習生 陳怡君 岑欣杭
編者按:2013年以來,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反腐風暴、福利改革……催生了公務員的新焦慮癥,越來越多的官員跳出體制,醞釀第三波官員下海潮。有全國政協委員認為,“公務員熱”的退潮恰恰說明市場正在起決定作用。
這是一個既好又壞的時刻,在公務員普遍焦慮的同時,這個群體也在進一步走向規范和職業,將一些懷有特殊預期的人擠出去,最終推動改革。
繼1992年和2003年之后,中國或將在未來幾年迎來第三波官員下海潮。“國考”也在降溫,2014年公務員報考人數比去年下降了36萬。
高壓之下,基層公務員神經長期繃緊,但這并未得到大范圍的重視。
“大領導如果一出事,整個系統都會面臨洗牌。首當其沖的是,工資待遇肯定會進一步被削減。” 王斌說。
“高層希望通過這兩年的肅貪將公務員職業復歸平常,將一些懷有特殊預期的人擠出去,才能推動改革。”
在體制內浸淫二十多年、見慣了大風大浪的于波,從未像今天這樣想要離開這個體制。“八項規定”刮走了逢年過節的購物卡,曾經引以為傲的社會地位和面子也受到挑戰。
身為中部某市工商局副局長,于波以前無論走哪,別人都會敬他三分,現在,誰都可以調侃他一番:于局還好吧?沒進去吧?
“既沒有利益帶入,又沒有正面形象,你覺得我繼續待著還有什么意思?”于波說,只要公務員養老金并軌,他就立馬辭職。
他身邊已經有不少人在付諸行動,其中不乏一些大的領導,比如該市建委的一位副主任去了某知名房企。在全國,也不時傳出公務員下海的零星個案:2014年3月,杭州市金融辦副主任俞勝法加盟阿里巴巴。2013年10月,全國人大信訪局副局長黃力群去了一家律所。東部某市的法官出走太多,以至于政府不得不發文要求警惕法官辭職。輿論預測,繼1992年和2003年之后,中國或將在未來幾年迎來第三波官員下海潮。
但是在風聲鶴唳的官場,更多的人像于波一樣,選擇繼續觀望,在辭與不辭之間掙扎。浙江省心理醫生趙國秋發現,八項規定推行的最近兩年里,找他看病的公務員比過去明顯增加。趙從2007年開始一直擔任浙江省“公務員心理援助項目”牽頭人。他主導的最新一項抽樣調查表明,“公務員心理健康水平不夠高,幸福指數不夠高,壓力比較大,職業倦怠的分數比較高”,比2007年調研時更為嚴重。
“糖”沒了
沒完沒了的應酬,一度令王軍這個東部某市供電局的處長叫苦不迭,一開始,當禁止吃喝的大棒揮來時,王軍還長噓了一口氣:從此可以解脫了,但接二連三的規定,讓王軍很難再快樂起來。
先是每個月5萬塊的獎金不見了,接著連哈根達斯券和超市卡也取消了。前不久,電力系統還給所有處級干部的公車上裝了衛星定位系統,這意味著如果王軍想公車私用,后臺一目了然。
“這哪是在當官!”王軍說,他已經很久沒敢出門吃飯了,要是非被朋友拉出去,就一定把老婆孩子捎上,以證清白。這種做法在他的官場朋友圈里,已經形成一種共識。
王軍或許不知道,其他系統的官員面臨的監管不比他松。南方周末記者在采訪中聽到不少這樣的例子:廣東某市官員的離任審計變成三五年審一次;在浙江某市,行風監督員隔三差五就上門……
“最近我們正好要搬家,辦公室有點亂,被監督員看到了,立刻對我們提出批評,說公家單位要注意形象。”浙江某市一位官員記得,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