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全民紅包”五年
向全體市民發放物價補貼,是三亞市2012-2016年重點民生工程規劃中的項目之一,并不是財政結余了一大筆錢,然后“腦袋一熱,就發給百姓了”?!耙驗槿齺啽绕渌话闳€城市的物價高很多,所以給大家發‘紅包’,作為一個心理安慰?!?/blockquote>責任編輯:鄧瑾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向全體市民發放物價補貼,是三亞市2012-2016年重點民生工程規劃中的項目之一,并不像有人想象的財政結余了一大筆錢,然后“腦袋一熱,就發給百姓了”。
“因為三亞比其他一般三線城市的物價高很多,所以給大家發‘紅包’,作為一個心理安慰。”
2010年,三亞,一對漁民夫婦打魚回家經過破爛的吊腳樓,遠處是超過3萬/平方米的豪華海景房。
海南三亞再次成為輿論焦點,不過與旅游無關。
2014年5月,三亞市財政計劃將2.2億多元的資金作為物價補貼發放給全市約64萬名市民,被稱為“全民紅包”。“紅包”的發放對象為具有三亞本地戶籍的城鄉居民,以及交足6個月醫保的非本地戶籍在職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上半年一次性360元。
這已經是三亞第五年發放紅包,從2010年到2014年,已經累計向居民發放價格補貼超13億元。
沒有“紅包”的地方,人們在議論,三亞是否已經進入了“全民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的時代?三亞的大多數本地人抱怨更多的則是,有個金額不大的紅包固然比沒有好,但是誰來給飛漲的物價埋單呢?
緣起
三亞市財政局總會計師劉錫安這幾天“肩上的擔子很重”,到訪他辦公室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記者,問的好多都是“遠遠超出他能力范圍”的問題。他也不明白為什么從2010年下半年就開始開展的一項例行工作,在第五個年頭引來了如此之多的關注,其中既有叫好,又有質疑。
劉錫安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向全體市民發放物價補貼,是三亞市2012-2016年重點民生工程規劃中的項目之一,每年的財政預算也依此制定,再經人大通過。所以這并不像有人想象的財政結余了一大筆錢,然后“腦袋一熱,就發給百姓了”。
最早的實踐來自對文件的落實,而非三亞人的想象。
2010年,由于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較快,國務院曾發文,要求各地區根據實際情況,對優撫對象、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等群體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建立補貼與物價上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韻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