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新局破冰

南方周末采訪多位參與政策制定的學者得知,盡管阻力重重,但養老金并軌已箭在弦上。此次并軌很可能不會將機關(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分列或分步實施,但具體的并軌方案高層還在研究,預計今年內出臺。

責任編輯:鄧瑾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南方周末采訪多位參與政策制定的學者得知,盡管阻力重重,但養老金并軌已箭在弦上。此次并軌很可能不會將機關(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分列或分步實施,但具體的并軌方案高層還在研究,預計今年內出臺。

人社部官員稱養老保險雙軌制改革今年將出方案。 (CFP/圖)

醞釀多年的養老金并軌終于破冰。2014年5月15日,國務院發布《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規定自7月1日起,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

但事業單位具體如何參加社保,其養老保險如何與企業職工并軌,條例并未給出具體辦法。至于公務員的養老保險要如何走,文件更未涉及。

中國現行的職工養老保險二元結構,始于1993年實行統賬相結合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本制度時,機關事業單位并未參與改革,而是繼續沿用傳統的國家-單位保障制。運行20年來,雙軌制形成了巨大的不公,企業與企業職工要承擔職工工資28%的養老保險費率(其中企業20%,個人8%),機關事業單位及其職工不用繳費,但退休之后,財政發放的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金的替代率(即退休金與工資的比例)卻高達80%以上,而企業職工僅為不到50%。在有些地區,兩者之間退休金差距達到3倍以上。

多年來,輿論對關于養老金并軌的呼聲不絕于耳,但始終難以落實。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個人賬戶制度……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堅持精算平衡原則。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此后,包括養老金并軌在內的一系列頂層設計工作開始加速。

并軌之難

在試行改革的一些地區,事業單位職工甚至集體提前退休,避免繳納養老保險,也避免退休金降低。每年的政協大會上,對養老金并軌投反對票的代表,多是來自學校和醫院的校長、院長們。

“中國社保30人”成員、中國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宋曉梧是最早呼吁養老金并軌的官員,他曾任國家體改委分配和社會保障司司長。早在1996年,他就提出建立統一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事后他收到大量來信反映養老金不公平的問題。

2004年,溫家寶總理聽取專家對政府工作報告的意見時,時任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的宋曉梧在會上提出,養老金雙軌制不合理、不公平。會后國務院有關領導曾找到他表示,“曉梧你這個建議提得很好。”

但此后雖然企業職工的養老金水平連續10年提高,并軌一事卻沒有下文,宋曉梧稱之為“揚湯止沸而不釜底抽薪”。

2011年,退休之后的宋曉梧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在兩會上再次提交關于養老金并軌的提案,引發媒體熱議。

“到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韻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