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名嘴現在時】我還在央視,我該干什么?白巖松的新聞長跑

“看過《紙牌屋》嗎?兩個調查真相的新聞人,佐伊地鐵慘死,盧卡斯進了監獄?!边@兩年,白巖松搞了“新聞私塾”,辦了“東西聯大”?!皷|西聯大”座右銘是:“與其抱怨,不如改變;想要改變,開始行動?!?/blockquote>

責任編輯:朱曉佳 李宏宇 袁蕾

白巖松給他“東西聯大”的學生上課。課堂上學生們可以刷手機、吃零食,有民主實踐,也有實戰訓練。白巖松說自己辦“新聞私塾”的原因之一,是“恐怕也對大學教育有一定的不滿。” (南方周末記者 何立斌/圖)

我覺得中央電視臺目前還是國內做新聞最好的平臺,離開它,去哪兒?

《東方時空》初創時期,官員面對鏡頭那種驚慌失措和坦誠,現在正被越來越多的經驗取代。

看過《紙牌屋》嗎?兩個調查真相的新聞人,佐伊地鐵慘死,盧卡斯進了監獄。

“很多政府部門,智商不斷提高,情商依然很低。”當著國新辦和各部委新聞發言人的面,白巖松沒客氣,“任何政策出臺,如果已經感知到受眾會有怎樣的感受,不去冒犯他們,就不會產生沖突。”

白巖松經常要參加這樣的“座談”,實際上,是針對政府發言人的媒體素養培訓。但更讓他盡心費力的,是奔到高校去,培訓年輕人。

這兩年,他隔三差五到高校做講座,搞了“新聞私塾”,辦了“東西聯大”——從北京東邊的中國傳媒大學,到西邊的人大、北大、清華,招收11名一年級研究生,每個月上一天課。

上課的教材和教案都是白巖松自己備的,演講的內容都是親身經歷:講工作后八次租房的故事,談“蝸居”、“高房價”,談“拼爹”和“富二代”,也談“北漂”與“逃離北上廣”。

“回想我的大學時代,有很多講座開拓了視野,不一定是接受演講者的觀點,而是因為反對,才有了收獲。”白巖松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他希望自己最終能走到一百所——哪怕是五十所高校,“講講人生,講講新聞,也可以講講音樂,影響很多年輕人。”

在央視,“超越我們這批人”的年輕人還沒有出現,也讓白巖松很著急。

二十年前,他們那一代人開創了《焦點訪談》。而現在,“《焦點訪談》一股獨大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白巖松覺得這是必然趨勢。

“現在輿論監督無處不在,報紙、電視、互聯網,輿論監督常態化了?!督裹c訪談》的優勢和壟斷地位沒有了,這很正常。它不可能回到當年的鼎盛時期。”白巖松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過去打的是蒼蠅,除非現在可以打打老虎——從體制、機制、民主、自由,這些大方向推進,那可能還會有更大的影響力。”他覺得,只有當機制有了新的變革,年輕的一代才可能真正得到成長,“但很難走到這一步。”

2014年4月,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白巖松新書《一個人與這個時代》。白巖松在書中回顧了電視生涯二十年:從《東方時空》談到《新聞1+1》,從記者、主持人、制片人到評論員,談論自己四種角色的轉變。

《東方時空》主創元老孫玉勝(前排左一)、敬一丹(前排左二)、崔永元(前排左三)、水均益(前排右一)、白巖松(后排右二)等人聚會合影,如今,許多人都已離開央視。 (白巖松供圖/圖)

另外355天,只有200份提案

南方周末:2013年你在全國政協會議上關于宣傳和溝通、給記者采訪權的發言,引發新聞界共鳴,到現在還在傳播。

白巖松:2013年那次會議,是內部溝通會,不對外開放,又有領導在場,我更覺得要坦誠,要有勇氣和領導談真問題。當時現場的效果都不錯。我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