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20140522)

責任編輯:史哲 陳斌 蔡軍劍

你看到正義伸張了嗎

回應“舉報人不是我”

2014年5月15日《南方周末》特稿

朋友曾任某單位辦公室主任,有次無記名投票考評領導班子,他還在選票后面做了記號。結果因主要領導得票有近三分之一“不稱職”,懷疑是他搞的鬼,朋友只好說出自己的選票上有“王”字為證。領導通過手段看到票后,果真劃的是“優秀”,朋友這才躲過一劫。

本著明人不做暗事的原則,當年單位公開選舉書記,因為程序不符(先是無記名投票,落選后又舉手表決,第一次未過,又搞了第二次表決),本人遂實名向上級反映,結果把自己即將提拔中層的機會落空。領導說,這種“刺頭”絕不能重用。同樣“因為看不到正義伸張才罷手”,后來每遇領導班子述職考評,我從不參加,以免出現“不稱職”結果時懷疑到我頭上。相信時下像我這種人不在少數。

山西長治?閻樹平?教師

我不敢喝“直飲水”

回應“自來水早日直飲”

2014年5月15日《南方周末》自由談

胡逸先生呼吁無錫率先實現自來水直飲,聽起來很美,但做起來恐怕很難。不過古人有言在先,“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不為,則易者亦難矣”,看來關鍵還是在“為”。對于具備相當條件的城市,在新建小區試點,既可改善當地居民飲水,又可為將來其他地區的推廣探索經驗,何樂而不為?但是,自來水要實現直飲,只有硬件怕是不夠,還得“軟硬兼施”,這個“軟”,就是受到老百姓真正信任的行之有效的監管機制。

本人哪怕出差住賓館,也從來不敢喝所謂“直飲水”。在一個三鹿奶、蘇丹紅、地溝油、毒豇豆……如雨后春筍般的大背景里,想說相信真的不容易。飲水安全和食品領域的當務之急,還是落實李克強總理的那句話——要讓違法犯罪分子承受付不起的代價,讓失職、瀆職人員受到躲不掉的懲處。

長沙?魯秉鍵?市民

故鄉有些失魂落魄

2014春節,回老家(貴州印江縣木黃鎮鳳儀村),所到之處頗為驚心。一是灌溉渠。近幾年無極端凝凍災害,但建好不到三年卻支離破碎:隨手一抓,剩下的全是粉末;腳尖一踮,溝壁如瓜熟蒂落、頃刻散架。二是食用菌示范園。衣衫襤褸的棚內無菌,怎樣長出18萬的年產值來?建大棚,為何掘地三尺?難道石頭比土壤更適合食用菌生長?我們就不能學學貴定音寨的“金海雪山”風景區?那樣因地制宜的開發,既保護了青山綠水,也讓鄉親的腰包鼓了起來。

遲子建說:“上帝讓我們尋求的是和諧生存,而不是攫取式的破壞性的生存。”我想:青山綠水,是淚洗過的良心;土地是故鄉的魂,豈能讓故鄉失魂落魄?

貴州?朱梁?貴陽六中教師

“潛規則”消失也無蹤

記得二十五年前,腐敗尚未流行,走后門開始出現,但社會輿論對這類暗箱操作“潛規則”還是深惡痛絕的。那時我當中學校長,沒人敢明目張膽寫條子、找關系進學生。而今,重點中學的后門生比比皆是;類似“小事開大會,大事開小會”“無關痛癢的東西都印成紅頭文件,要緊的事兒都靠私下打招呼”等說法,連中學生也耳熟能詳??芍@二十多年來,社會輿論變化不小,大家都把潛規則視為理所當然的了。

好在,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在作“使明規則戰勝潛規則”的努力。最近習近平就說,要讓那些看起來無影無蹤的潛規則在黨內以及社會上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場。這里提到潛規則“看起來無影無蹤”,但愿潛規則也能消失得無影無蹤!

內蒙古?劉國仁?自治區教育廳原副廳長

文獻資料概不外借

近讀沈艾娣教授研究山西紳士劉大鵬的專著《夢醒子》,留意到趙妍杰女士“譯后記”里的一段文字:“我特意去山西省圖書館,數次與館員、主任聯系借閱館藏的劉大鵬日記手稿,均告失敗。這時,我才意識到此日記已經成為鎮館之寶,恐非普通人能讀到。”讀來真是心有戚戚。

記得多年前,《中國書法全集》主編劉正成先生向我約稿,希望我撰寫晚清書法家楊守敬卷。楊守敬是湖北宜都人,湖北省內很多博物館、圖書館都有他的書法及文獻藏品。我想能為鄉賢立傳也算是功德事,滿以為各單位會提供種種方便。沒想到,跟楊守敬相關的文獻資料概不外借,也不能復印照相,書法原件連看的機會都沒有。這令我苦惱,研究者沒機會接觸到第一手資料,有資料的單位又沒人去做研究,那這些文獻資料放在庫房里,除了占地方、耗經費,還要請專人來看護,何為來哉?

武漢?沈必晟?市紀委公務員

話來“化”去

會議進行中:A說,我們生態這項工作要求潔化、綠化和美化;B說,我們政法這項工作要求規范化、法制化和常態化;C說,我們創衛這項工作要求頭三年細化、再三年深化,最后三年要制度化……如此話來“化”去,沒完沒了。某與會者也忍無可忍,脫口而出:“再過幾十年,我們這幫人都要被火化!”

浙江永嘉?鄭陽?街道人員

“甘蔗”最好兩頭甜

同一位處級干部閑聊公車制度改革。他說:“我希望早點搞車改。”原來他在單位配有公車和司機,過去可隨便用車。2013年以來公車管理嚴格了,他平時公干不多,因此他那輛車經常在車庫“睡大覺”??墒侨绻丬嚫?,他就能按職務、級別拿到車補。他說,這筆錢正好可以養他的私家車。由此看來,車改如果是這樣的話,這位仁兄可謂吃了根兩頭甜的“甘蔗”。

李克強總理說,2014年將啟動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期盼這項改革能從實際出發,最終達到有利公務、有利節約、有利遏制車輪腐敗的目的,而不是簡單地按級別、按人頭一發車補了之。

河南信陽?盧汴生?媒體人

感性史料入心入腦

中學歷史教科書“敘述太概念化……沒有故事和情節來吸引學生”,袁騰飛先生的這些話頗能引發我們學生共鳴。因為沒有故事和情節,我們很難對相關史實有直觀的感受,很多同學也就對歷史課產生了恐懼心理。

吉林省檔案館近日公開了一批侵華日軍遺留檔案,其中的《郵政檢閱月報(二月)》記載了日本軍人囗田國秋(囗表示文字缺失,該月報具體年份待考)的信件。“當下,我們正在執行大掃蕩任務。本月10日開始繼續燒殺共產軍及共產村落,所有男子都被槍殺,此情此景實在悲慘。婦女及女孩們的哭喊聲讓人于心不忍??匆娦『⒆颖蝗訔壍葢K狀不禁落淚,但是一想到這是敵國的孩子,長大了就不得了,于是一狠心將其扔到火中,在此村落殺死150人。”建議歷史教科書多多引用此類能讓學生有感性認識的史料,較之抽象概括的“日軍在南京屠殺我三十萬同胞”,它們更易激發萬千學子的求真精神、愛國情懷。

吉林?肖云迪?田家炳高級中學高三

徐州有個中心城區

過去,上級領導到我們徐州,無論采取什么交通方式都會經過中心城區。而今徐州有了繞城高速,高鐵車站、機場都在郊外,市委市府及主要市級機關搬到了新城區,幾家五星級酒店也在城郊,這樣上級領導無論是乘飛機、高鐵還是汽車來的,到市委市府和下榻酒店都無需經過中心城區。由此,我擔心高層領導可能抽不出時間專門到中心城區,這樣也就看不到大多數徐州市民工作生活的環境,對民生狀況連走馬觀花的機會都沒有。

江蘇徐州?束為?鐵路員工

高原工齡政策未落實

我原來在青海玉樹軍分區工作,轉業后在河南電力報社任副總編輯,常有曾在青海、新疆、甘肅等地海拔3500米以上地區工作過的同志,反映高原工齡政策未能落實。經了解,我發現國辦發(1982)第36號文件《轉發國家人事局、國家勞動總局關于西藏干部工人離休、退休、退職工作中有關問題處理意見的報告的通知》下發后,各省執行情況大不相同。

聽說陜西是落實了,轉業到青海的部隊干部也說早就拿到了補助,江蘇省更是抓住“海拔3500米以上”這個本質問題,在“蘇人通(1999)53號文件”中規定:“曾在青海、新疆、甘肅海拔3500米以上地區工作累計滿10年以上的職工,經調動到我省機關事業單位后退休的,可參照國務院辦公廳國辦發(1982)36號、勞動人事部勞人險(1982)32號文件關于曾在西藏海拔3500米以上地區工作人員退休的有關規定,相應提高退休費標準。”而河南省則認定,此文只對在西藏工作過的職工有效,對曾在青海、新疆、甘肅海拔3500米以上地區工作累計滿10年以上的職工,不提高退休費標準。

孰是孰非,還盼權威部門有個說法。

鄭州?王綏民?中共黨員

網絡編輯:劉之耘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