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鄉村】福建祠堂=世界遺產
在傳統社會,挖人墳墓既缺德也犯法,拆人祠堂更是不可想象的犯罪。然而在今天的城鎮化狂潮中,這些貌似都有了合法性。因此,一些師友不免心灰意冷,認為先人將難再棲身于墳墓、安靈于祠堂,而只能記在我們的心中了。鄉村祠堂真的會從公眾的視野中消失嗎?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劉孟宇
祠堂是福建鄉村公共空間的“標配”,不保護好這一重要的文化遺產還像話嗎?
福州臚雷村陳氏宗祠是拆是留,得到了媒體與學者的廣泛關注。陳氏宗祠是民國海軍名將陳紹寬家族的,是閩臺兩岸血緣聯系的重要見證。陳氏宗祠是福州眾多宗祠的代表,理應就地保護。各界人士有關留下臚雷村陳氏宗祠的呼吁,也引發我的深思。福州名人與大家族的祠堂都難保,何況普通姓氏的一般祠堂?祠堂在城鎮化狂潮中,它的命運難道就是消失?
我老家是安徽的,那里宗祠比較少見,據說在解放前還是村村都有祠堂的。我到福建學習與工作后,喜歡到福州鄉村里面轉轉,通常必到村廟與祠堂看看。村廟里供奉的是守護一方平安的社區神;祠堂則供奉著先人的牌位,先人早已故去,也許墓都不存在了,但有那張牌位,表明他仍活在后人心中。村廟與祠堂也是鄉村的公共活動空間,大門終日敞開,人來人往,村民們在這里聊天、打牌、喝茶、看電視,有時還請戲班來唱戲,一派怡然自得的閑適風光。我的博士論文寫的就是福建村廟,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