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憶舊】 出不了家的詩僧:周夢蝶
那一天,送周夢蝶(1921-2014)的追思會大廳布置得素樸淡雅,所有名人、官員送的橫幅都被放到了廳堂外,右側方以大大瘦金體寫的四行詩由天花板垂掛而下,此四句詩說的正是周夢蝶老詩人的一生:平凡而脫俗、淡泊卻醒世。
責任編輯:朱又可
那一天,送周夢蝶(1921-2014)的追思會大廳布置得素樸淡雅,所有名人、官員送的橫幅都被放到了廳堂外,只能在外頭梁柱間“守衛”;里頭大堂坐滿了人,最前方除了他終年如一的長袍圍巾打扮、側坐于一艘行船上的黑白大照片較醒目外,就是長幾微燭;再就是右側方以大大瘦金體寫的四行詩由天花板垂掛而下,不得不讓人放在心中再三復誦:
靜似奔雷,一只蝴蝶正為我
預言一個石頭也會開花的世紀
懷著只有慈悲可以探測的奧秘
生生世世生生
前兩句出自他的《燃燈人》一詩,后兩句出自他的《再來人》一詩,此四句詩說的正是周夢蝶老詩人的一生:平凡而脫俗、淡泊卻醒世。
2014年5月1日,周夢蝶去世,馬英九和龍應臺出席他的葬禮。周公生前的沉默是有名的,有時幾不近情理。前幾年為了慶祝他90歲生日,有出版社為他出了四冊詩文集,在新書發布會上,周公被請上臺,他竟不發一語,枯坐在椅子數分鐘,直視前方或閉目,末了主辦單位不得不以拍集體合照圓場。
追思會開始時先放了前兩年拍的紀錄片《化城再來人》中的一小片段,里頭的他說自己只是一只蝴蝶,甚至只是蝴蝶的影子,逆風而飛。且揣測是紫蝶,因為自己喜歡黯淡,不愛出風頭。又說自己還能寫幾句破詩,是因為感情不平靜。還說后來皈依佛后,以為自己能有所不同,沒想到自己仍照常吃肉、喝酒、不干不凈,仍然“原封不動”,這段表白,展現了十足坦誠的周氏的語言和風格。
而眾所周知,要為周夢蝶拍紀錄片是極為不易的,沒有極大的耐心,是很難能讓他開口的,更不要說要他面對鏡頭說話了,他的沉默是有名的,有時幾乎不近情理。比如前幾年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韻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