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讀些“無用”的書
現在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增大,周圍同學花在閱讀上的時間其實并不多,甚至我們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很多同學看的最多的就是專業書,花大把時間準備英語四六級,準備考研,專注于那些“有用”的書,而很少實實在在地看作品,認為這些是“無用”的書。
責任編輯:史哲 蔡軍劍
回應"書中橫臥著整個未來的靈魂"
王曉漁老師講“與同齡朋友們交流閱讀經歷,幾乎都是從大學才開始自主選擇地閱讀,此前總是無暇讀書或者無書可讀。”我的感受也是如此。但是,現在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增大,周圍同學花在閱讀上的時間其實并不多,甚至我們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很多同學看的最多的就是專業書,花大把時間準備英語四六級,準備考研,專注于那些“有用”的書,而很少實實在在地看作品,認為這些是“無用”的書,可這些書真的無用嗎?“無用”之書實有大用,雖不能立竿見影,但潛移默化,影響深遠持久。我想我們應該靜下心來讀讀《論語》《史記》等等這些“無用”的書。
王曉漁老師回復華鵬翀同學:
閱讀不需要前提,獲得卻是無限的,這是它的魅力所在。像我文章中所說的無書可讀,在網絡時代已經不再是問題。至于時間,不管再忙,抽出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也不是問題。哪怕忙到沒有專門的時間,吃飯的時候背點古文也是有可能的。如果一個人沒有閱讀,那只能說明沒有足夠的閱讀興趣,至于應試壓力和就業壓力,很難構成理由。更何況,大學期間的應試、就業和閱讀未必是絕對的矛盾。
網絡編輯:小碧 實習編輯 張雨